第十章、平台召對(2 / 3)

殿上的大臣有的會心的笑了笑,有的則撇了撇嘴。

“哦!於國有利,老臣不明白,還請葉公子教老臣。”李標依舊是一臉的和熙。

“李大人身為內閣首輔,肯定知道大明朝的國庫現在最缺的是什麼吧!”葉思文才不會傻到正麵應對呢!官場上說話都講究迂回、婉轉,不動聲色的給對手下套。

像李標這樣精明的老家夥,當然不會著了葉思文的道,他說:“我們今天所議,乃是海禁之事,就不說其他的事情了。”

“可是開海禁就和國庫缺的東西有關啊!首輔大人,難道你不知道大明朝最缺什麼?”葉思文得勢,開始步步緊逼。

李標頓時語塞,國庫缺銀子,這是滿朝文武都知道的事情,可是李標不能親口說出來,因為他相信,自己一說出來,麵前這個年輕人便會借題發揮。

“微臣無能!”李標向皇帝告了罪,退到一旁不說話了。

前來參加平台召對的大臣們麵麵相覷,皇上找來的這個年輕人不簡單啊!一個回合就把內閣首輔給幹趴下了。

見內閣首輔敗下陣來,一直反對開海禁的內閣次輔劉鴻訓馬上跳了出來,大大咧咧的說:“微臣來替首輔大人回答葉公子的問題,大明朝的國庫不就是缺銀子嗎?這開了海禁難道大明朝就能源源不斷的得到銀子?真是笑話。”

葉思文說:“開海禁就能得到銀子這是不是一個笑話,微臣還不敢妄下評斷。不過微臣倒是聽說海外貿易十分賺錢,想那福建鄭家,不過一隅海盜罷了,怎能船上千艘帶甲之士上萬?還不是因為他們做著海上的生意。您說是吧次輔大人?”

葉思文依舊采用迂回戰略,用事實說話,事實勝於雄辯嘛!

“誠如葉公子所說,海外貿易的確很賺錢。但是,微臣依舊不同意開海禁,因為商人逐利,許多海商借貿易之名,行資敵、通敵之事,這些事,朝廷上下都是知道的。”劉鴻訓不服氣,繼續發難。

葉思文冷笑,反問:“次輔大人,請問是不是不開海禁,資敵、通敵之事就不會發生了?”

“你這是在轉移話題!”劉鴻訓怒道。

葉思文道:“次輔大人,轉移話題的是您吧!我們今日所議,乃是開海禁於國的利弊,開海禁於國之利,微臣相信各位大人都能看得清楚,開海禁,興海外貿易,朝廷能從中收取關稅,充實國庫,大明朝國庫充盈了,才有銀子對外用兵。開海禁於國之弊,剛才次輔大人也說了,恐怕會有些不良商人會借機資敵、通敵。至於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微臣相信各位大人心中都有一杆秤。”

葉思文已經沒有多大耐心和這些大臣扯皮了,他覺得隻要你肯和這些大臣辯論,就算辯論十天也不一定把事情說得清楚,還不如直截了當的把事情說清楚,行就行,不行拉倒。

葉思文的一席話,引起了眾位大臣的思考,現在大明最大的威脅是後金,最缺的是銀子,有了銀子才能打擊後金,打擊後金才能讓大明朝長治久安,大明長治久安他們頭頂上的烏紗帽才能戴得穩,至於些許癬疥之癖,實在是不足掛齒。

正在大家猶豫不決的時候,一個禮部的官員跳了出來,指著葉思文,大聲的指責道:“荒謬,你這年輕人的觀點,實在是荒謬。”

這下葉思文不幹了,這觀點就算不咋的,也不算荒謬啊!

不過有一個人比葉思文還著急,那就是朱由檢,開海禁可是他和葉思文共同敲定的事情,眼看內閣就要通過了,現在突然跑來一個人說這事荒謬得很,他豈會高興?

朱由檢沉著臉問道:“李卿,你且說說葉卿的觀點荒謬在什麼地方?”

“啟稟陛下,微臣認為,國之本,在農而不在商,若是為了一點蠅頭小利而廢農從商,實在是舍本逐末,不可取啊!”李大人說得情真意切。

朱由檢奇了怪了,說:“葉卿也沒有說所有的人都要廢農從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