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新政第五步,農民(2 / 2)

第二種是大明特有的軍事地主,隨著土地兼並的惡性發展,衛所屯田也逐漸破壞。諸王、公侯、監軍太監、統兵將領、衛所軍官和地主豪強競相侵吞屯田,役使軍丁。弘治年間,官僚馬文升指出,天下屯田被“衛所官旗勢豪軍民侵占盜賣十去其五。”

大明的兩種地主,不僅占據了大量的土地,他們還不用交稅,大明的賦稅,倒是有多半普通的農民提供的,這是一件十分不公平的事情。

萬年第一首輔張居正曾深刻的分析過大明的農業問題,他認為國家田額減少的原因是豪強兼並,賦役不均,花分詭寄,偏累小民,因此他實行了一條鞭法,稍稍改變了一下大明的土地製度,但是改變得還遠遠不夠。

當葉思文下定決心對山東的土地製度下手的時候,一個和他一樣年輕的人找到了他,此人正是大名鼎鼎的遠洋商報分報“激揚文墨”的主編黃宗羲。

黃宗羲見到葉思文之後,毫不避諱,直接問道:“侯爺下一步,可是要改革山東的賦稅製度?”

葉思文前幾個月轟轟烈烈辦學的時候,黃宗羲很是關注,經常在報紙上發表文章,大力支持葉思文的決策,一來二去,葉思文和黃宗羲兩人倒是熟稔起來,經常在一起討論新政的發展方向。

見黃宗羲猜到自己下一步的計劃,葉思文笑了笑,道:“南雷先生果然是人中龍鳳,一眼就看出來了我的心思。”

黃宗羲不和葉思文扯皮,直接問道:“侯爺,不知你準備如何改革山東的賦稅製度?”

“嗬嗬……”葉思文笑了笑,道:“小黃啊!這也是我要問的問題啊!”

“哼哼!”黃宗羲冷哼兩聲,道:“侯爺,在下覺得,賦稅的製度還是不要改變為好。”

葉思文沒想到黃宗羲一大早跑來,居然是來阻止自己進行賦稅改革的,他不解的問道:“小黃,你這話是什麼意思?大明的賦稅製度糜爛,老百姓苦不堪言,為何不能改變?”

黃宗羲拱手行禮,道:“侯爺,在下認為,斯民之苦暴稅久矣,賦稅共有三害,有積累莫返之害,有所稅非所出之害,有田土無等第之害,所以,為了山東的百姓著想,還望侯爺不要輕易改變山東的賦稅製度。”

葉思文聽得有點迷糊,黃宗羲拽詞拽得太厲害讓,葉思文這個理科生有點不懂。

當然,葉思文不知道,這就是大大有名的黃宗羲定律,大概的意思是這樣的:曆代稅賦改革,每改革一次,稅就加重一次,而且一次比一次重;農民種糧食卻要等生產的產品賣了之後用貨幣交稅,中間受商人的一層剝削;不分土地好壞都統一征稅。

“小黃,你說的是什麼意思?”不懂就問,這是葉思文優良品質。

黃宗羲細細的給葉思文解釋了一下他的意見,然後懇切的說道:“侯爺,賦稅製度越改革,老百姓的負擔越重,在下縱觀中國幾千年曆史,莫不如此,所以在下還肯定侯爺,為了老百姓,不要輕易去改革現在的賦稅製度。”

聽了黃宗羲的解釋,在結合自己的見識,葉思文眉頭慢慢的擰了起來,黃宗羲說得對,不管賦稅製度如何改變,老百姓的負擔始終不會改變,不僅不會改變,每改革一次,賦稅在經曆短時間的減少之後,又會恢複到以前的水平,甚至比以前的水平更高。

葉思文皺著眉,問道:“小黃,難道沒有辦法打破這個循環?”

“暫時沒有!”黃宗羲答道,“在下發現這個道理時日太短,還沒有找到解決的辦法,除非,除非……”

見黃宗羲欲言又止的樣子,葉思文問道:“除非什麼?”

黃宗羲下定決心,道:“除非侯爺有魄力,廢除賦稅製度,讓老百姓從今往後都不交稅了。”

“不交稅!”

黃宗羲的話,讓葉思文陷入了沉思。

看著葉思文不說話,黃宗羲還以為葉思文不敢這樣做,黃宗羲倒是沒有瞧不起葉思文意思,從古自今,朝廷最多在糧食充裕的時候,減免一部分賦稅,還沒有人想過要廢除農業賦稅呢!

黃宗羲搖了搖頭,道:“侯爺,農業賦稅,乃是每個朝代的主要賦稅,若是取消了,國將不國,此法不可取,隻能苦了老百姓了……”

“這個辦法可行!”

突然,葉思文開口了,道:“不就是取消農業賦稅嗎?我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