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從一開始便是一枚棄子,用完就廢了。
在歐洲十字軍艦隊東征的行動中,法國聯盟、意大利聯盟是最為積極地一個。一旦地中海聯盟成立,法國、意大利等國,將是最為受益的國家。
歐洲聯盟的使節團。已經趕赴埃及、沙特、伊拉克等國,對地中海聯盟計劃進行遊說。
“以色列,複國了!”
華盛頓,北美聯盟議會的數十名高層首領們。激動的大喊。這份激動,甚至比得上他們參加世界大戰。他們中間有不少是猶太族裔美國玩家,不管怎麼說,猶太人在巴勒斯坦複國,對他們而言都是一件令人振奮的事情。
薩洛佩克揮了揮手,讓眾人安靜下來,平靜道:“以色列複國,意味著我們的大中東計劃。開啟了第一步。接下來地任務,將更為艱難。我們的對手不僅僅是中國玩家。也包括歐洲玩家、中東玩家。
以色列,是我們打入中東的一枚鋼釘。但是,現在歐洲的上百萬軍隊正挾持著以色列,別指望歐洲人會好心去幫助以色列複國,隻要時機一到,為了獲得整個中東油庫,他們隨時會拋棄以色列。
我們地大中東計劃,便是盡一切可能保全住以色列的存在,讓以色列,為我們美國玩家服務。最終將整個中東納入美隊的控製範圍。而歐洲和中國。必須從中東出局。”
一名加拿大玩家首領搖頭道:“議長,這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中東的西麵是地中海。地中海在歐洲人的控製之中。中東東麵是印度洋,印度洋在中國人的控製中。這兩個方向我都很難插足進去。就算我們在中東打入了一枚鋼釘以色列。也很難確保中東的石油落入我們地手中。我們能控製的石油資源,也就是美洲地石油而已。世界的中心是歐亞非大陸,較量的主戰場也是歐亞非大陸。美洲大陸,是遊離在世界的中心之外,一個相對獨立的大陸。這是優點,也是缺點。優點在於可以讓我們十分安全,而且地位超然。缺點在於,他們可以將我們排斥在世界中心之外。大中東計劃,隻是停留在紙麵上,缺乏操作性。”
薩洛佩克冷笑:“我們有以色列這個盟友,已經足夠了。如果歐洲人和中國人,同意我們在中東插上一腳,那一切好說。如果我們美國人得不到那麼中國人和歐洲人也別想那麼輕鬆便能得到。以色列玩家的生命力,可不是想象中那麼脆弱。”
大中東計劃,跟地中海計劃,在實質上差不多。
大中東計劃,是借以色列的力量,將美國和中東捆綁在一起,而將歐洲、中國從中東排擠出去。地中海計劃則恰恰相反,讓歐洲掌握中東,要把美國和中國趕出去。
在必要的時候,為了保護以色列,動用核武也是可以考慮的。
在《帝國》三大強權之中,中國聯盟的高層首領,對以色列王國建國地反應,無疑是最低調地。
盡管中國減少了對中東的軍火援助,在某種程度上對以色列建國起了推波助瀾地作用。但是在正式場合,中國聯盟是堅定的站在阿拉伯玩家聯盟這一邊,公開給予口頭聲援,強烈地抨擊歐洲十字軍艦隊的野蠻入侵行為。
中國聯盟的公開表態,讓中東諸國稍微安了安心,隻要中國站在他們這一邊,就意味著整個《帝國》世界有一大半以上的國家站在他們這一邊,他們還是有信心用最低的代價,將以色列滅掉的。
埃及、沙特等國玩家,並沒有因為一場戰敗而亂了陣腳。他們很快在約旦河西安,在敘利亞大馬士革、戈蘭高地,在埃及的西納半島,在加沙地帶,重新集結起了數支大型裝甲步兵兵團,兵分數路,對歐洲十字軍和以色列王國進行大反攻。趁著十字軍立足未穩,想要將歐洲玩家趕下海。
然而,中國聯盟的支持。僅限於口頭支持,並不包括軍備和物資的支援。
這讓中東玩家十分犯難,沒有軍備支持,隻有口頭支持,這樣的支持是遠遠不夠的。他們急需中國地軍備支援。
為此,秦小白親自帶了一支高級使者團隊,拜訪了中東諸國。
埃及、沙特、敘利亞、約旦、伊拉克、伊朗等十多個中東國家玩家高層首領。在約旦聚頭,和秦小白談判,中國聯盟的支援問題。
秦小白透了一個底給中東玩家。
“除非中東願意加入中國聯盟的亞非拉聯盟計劃,否則中國很難給予全力支援。亞非拉聯盟計劃。指的是中國+亞洲+非洲+拉丁美洲。亞洲,包括東亞、東南亞、中亞、西亞。其中的西亞,值得便是中東諸國。隻要中東能夠加入該計劃,那麼中國才能保證中東的安全。”
秦小白把中國聯盟的王牌,翻開了一角。
他說地這個亞非拉聯盟計劃,其實很早就已經開始布局。
從最初的收服東亞的朝鮮、韓國、日本,再收服東南亞的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越南、柬埔寨、泰國。隨後,進入印度洋。和巴基斯坦、斯裏蘭卡、緬甸等結盟。借助北美聯盟地打壓,和拉丁美洲的巴西、阿根廷結盟。最終在非洲大陸。戰勝歐洲軍隊,獲得非洲大陸的控製權。
可以說,整個亞非拉聯盟計劃,一直在持續穩步的進行,從來沒有中止過。正是靠著這個未曾公開的公開計劃,中國才順利登上《帝國》第一帝國的寶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