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非拉計劃到了一個關鍵的環節,便是將中國和中東諸國的利益徹底捆綁在一起。在之前世界大戰地時候,中東曾經和中國短暫的結盟,但是那種結盟在世界大戰結束之後,便隨即結束了。
埃及、沙特等國地玩家大首領相互看了一眼。對秦小白所說的亞非拉計劃心存餘慮。擔心遭到吞並。因為歐洲人、美國人,一樣跟他們拋出了地中海計劃、大中東計劃。這三大計劃。看上去似乎沒有什麼區別。
秦小白笑了笑,勸說道:“美國人和歐洲人。喜歡強強聯合,用強權到處欺壓和打擊弱小。中國人恰恰相反,喜歡鋤強扶弱,聯合弱小,以打擊強權。這是中國和歐美根本的區別。”
埃及大將軍薩達特,對秦小白說的“強強聯合、鋤強扶弱”,感到十分好奇。“鋤強扶弱,這是什麼意思?”
秦小白稍微解釋了一下。
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生存競爭的戰略,假定A、B、C是三大強權國家,100是一百個弱小的國家。
強強聯合,是指強權A、B、C之間的妥協戰略,它們承諾相互不攻擊,避免強權之間相互廝殺,自損實力。它們保存下來的力量,專門用來打擊和吞噬100弱小。最終的結局是,A、B、C瓜分了所有地100弱小,從弱小身上剝奪利益。
鋤強扶弱,是強權A和B、C決裂,轉而和弱者100之間達成妥協地戰略,A承諾保護10弱小,不損害弱小的利益,而1100弱小則給予A全力支持作為回報,以擊敗B、C。最終地結局是,要麼A和100弱小活了下來,要麼B、C活下來。
這兩種策略,是人類在結盟過程中,最廣泛運用的兩種截然相反地結盟策略。強強聯合的基本邏輯,在於人們認為,世界應當遵循弱肉強食法則、叢林法則、達爾文主義,強者注定要靠吞食弱小而生存,這是天經地義。
鋤強扶弱的基本邏輯,在於人們認為,世界應當遵循道德規範,強者不應該欺淩弱小,弱小聯合起來可以擊敗強權。
叢林法則和達爾文主義,是歐洲人和美國人最喜歡運用的法則,再加上基督宗教觀所帶來的天然對外進攻性,讓他們極富有攻擊性。強強聯合,自然也是他們最喜歡采用的策略之一。
不過,中國人的傳統中並沒有叢林法則和達爾文主義,中國人有的隻是道德觀,並在這個基礎上發明了一種高明的策略“鋤強扶弱”,團結所有的弱者,以擊敗強者。
秦小白解釋完之後,最後笑道:“中國的亞非拉計劃,是和亞洲、非洲、拉丁美洲的玩家一起分享這個《帝國》世界,公平交易!我知道,歐洲人有地中海計劃、美國人有大中東計劃,他們的目的不外乎是瓜分這個世界,掠奪你們的石油資源。這是中國和歐美兩者之間的根本的不同。我希望,中東諸國能夠加入中國的亞非拉計劃。”
埃及、沙特等國的大首領微微點了點頭,並沒有表態,隻是稱需要慎重考慮一下。
秦小白並不急。
他很清楚,中東玩家剩餘的慎重考慮時間不多了。來自歐洲軍隊的壓力,來自以色列的軍事壓力,美國的核武壓力,將迫使他們作出選擇。在強強聯合的遊戲中,沒有中東玩家的份,他們不夠格。隻有在鋤強扶弱的遊戲裏,才有中東玩家表現的空間。
數天的時間裏。
中東諸國,在中國、歐洲、美國之間艱難的做著抉擇。但是他們就算想投靠任何一方,都不可能,因為另外的兩方,絕不會答應。
歐洲,在地中海部署了數量未知的核彈頭,滅掉中東國家是沒問題的。
美國,派遣了一支航母艦隊進入地中海,停靠在以色列的港口,隨行的十艘核潛艇中,攜帶了數量未知的核彈頭。
中國的三十多架核子轟炸機、二十多艘核潛艇、數十輛核導彈車,一共超過三四百枚路基海基空基核彈頭,靜悄悄的停在蘇丹、巴基斯坦、紅海、波斯灣、斯裏蘭卡、南非等地的空軍基地和港口。而在烏拉爾山脈、古巴等地,同樣保持了數量眾多的核彈頭。
不管是誰,誰敢觸動中國玩家的利益,下場隻有一個核滅。
中美歐三強都有核武器,雖然未必敢輕易相互動用核武。但是打打中東各國,是沒有問題的。所以中東諸國,在四周密密麻麻的核彈包圍之下,根本沒有辦法作出投靠那一方的決策他們不夠格。
歐洲十字軍的陸軍,見中東聯盟遲遲沒有結盟的答複,不耐,開始和以色列玩家的軍隊聯手向約旦發動進攻,想要直接占領約旦、伊拉克,來獲取波斯灣的石油。他們不想再拖延下去了,否則石油都會流到中國的手中。
中東諸隊頓時震驚,立刻展開反撲。
美國,在思考,什麼時候給予歐洲軍隊支援,確保美國,或者美歐聯手能夠奪取中東油庫。中國,在沉默,考慮什麼時候給予歐洲軍隊打擊,確保波斯灣油庫的安全,同時保證中東倒向中國的這一邊。
如果您覺得《帝國遠征》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5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