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陌上花多有擔待(1 / 2)

郭海清的死在一定範圍內造成了巨大的震動,剛剛來到雲都的調查組一點調查工作都沒來得及搞,反倒得替郭海清安排後事,畢竟他們是代表上麵來的。

由省公安廳和雲都市公安局聯合勘察證明,郭海清確實死於自殺,調查組以此為依據要求省屬各媒體暫時不得大篇幅報道跟郭海清有關的事情,一切都得按上級的指示來辦。

因為省委書記突然自殺,省委失去了領頭羊,暫時由省長吳碧玲負責召開了一次常委會。會上討論的最多的是如何處理郭海清的後事,以及任何給郭海清的死定性。有的人提議人死賬不死,必須把郭海清的腐敗內幕揭露出來才行,有的主張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淡淡地提提就可以了,用不著大張旗鼓地拿郭海清當反麵教材。

方佰鴻的意見是根本不存在什麼腐敗問題,郭海清郭書記自殺很有可能是因為他一個人長期孤單生活,導致心理發生了變化,並由此得出了一個結論,那就是省委對領導同誌的關心是不夠的,應該從這方麵做出深刻檢討。

說一千道一萬,結論還得北京來做。出乎意料的是北京讚同方佰鴻的說法,同意以這樣的口徑對外報道郭海清的死因。

三天後,郭海清的追悼會在省政府禮堂舉行。因為早有通知,隻有廳局級幹部才可以參加,因此規模哦並不隆重。吳碧玲代表省委、省政府致悼詞。簡短的兩頁悼詞和對郭海清語焉不詳的評價似乎都在說明這位曾經的風雲人物死得非同尋常。

北京派來了調查組,這已經不是什麼秘密。因此大多數人都不相信郭海清是因為內心孤獨才自殺的。當每個人站在局外的角度去分析的時候,差不多都覺得郭海清的選擇是正確的。郭海清盤踞雲都幾十年,沒有問題是不可能的,有問題絕對是大問題。日暮途窮,選擇以這樣的方式離開人世也許是最好的結局。

前來參加郭海清追悼會的家屬除了吳秀娟和幾個遠房親戚外,再也沒有別人了。郭海清為官幾十年,早就跟老家的大部分親屬斷了聯係。活著的時候沒有施恩於所謂的親人,死了自然會門庭冷落。

因為被郭海清拘禁了差不多半個多月,吳秀娟看起來憔悴了不少,反倒讓參加追悼會的人以為她是因為家庭的變故才變成這樣。其實別人哪裏知道,此刻的吳秀娟心裏感到無比暢快。

盡管媒體一再壓低報道的調門,可郭海清的死還是在一段時間內成了老百姓議論的話題。不過也沒什麼大不了的,時間會衝淡一切,一個人的生命和他曾經的曆史哪裏經得住這樣的打磨呢?

北京通知吳碧玲接任省委書記,對此沒有人提出異議,因為她是省長,接替郭海清的位子是順理成章的。可是吳碧玲卻主張由方佰鴻暫時代理省長職務,難免有人會大呼驚奇。方佰鴻並不熱心去當什麼代理省長,可架不住吳碧玲一再勸說,隻能默許下來。當不當或者讓不讓當都得北京說了算,他願意給吳碧玲這個麵子。

對於吳碧玲來說,選擇方佰鴻做自己的搭檔肯定會有風險,因為按照順序,輪也輪不到方佰鴻代理省長職務。跟她隻有一票之差的常務副省長早就等著接她的班了,這樣必然會樹立起新的對手。不過這都算不了什麼,想想自己這個省長當得有多窩囊,吳碧玲下定決心要方佰鴻靠近自己。環視四周,似乎也隻有方佰鴻可以與他風雨同舟,其它人似乎都不具備這個條件。

遠在北京的嶽紅年雖然不了解郭海清的死因,但是對方佰鴻的前途卻非常關心,聽說那裏的省長吳碧玲推薦方佰鴻代理省長職務,他忍不住心理一動,少不了要替方佰鴻說幾句好話。

於是,由方佰鴻代理省長的決定很快下發。一些嗅覺靈敏的人很敏銳地意識到吳碧玲和方佰鴻之間的關係不大尋常。

處理完郭海清的事後,吳秀娟特意帶著天秀到方佰鴻住的公寓裏悄悄去了一次。看著這個眉宇間跟自己很像的漂亮女兒,方佰鴻忍不住抱著她走了幾圈,然後問吳秀娟今後有什麼打算。

“沒什麼具體打算,就像現在這樣過吧!”吳秀娟略帶傷感地說,“郭海清不是東西,可他兒子是無辜的,我不能拋下他不管!”

“可你想過沒有?一旦下了這個決心就得遵守到底!”方佰鴻說,“你還年輕,應該有更好的選擇!”

吳秀娟搖了搖頭,說:“別勸了,我知道你是為了我好,可是我已經決定了——今天是特意帶天秀來看你的,以後就不打擾你了!”

“別這麼說,隻要我活著,你和孩子隨時可以來找我!”方佰鴻說,“就像你對郭波有承諾一樣,我對你也有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