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編輯、組合、補充、校正的問題(2)(1 / 3)

當我們麵臨很大的壓力或者很長期的壓抑時,我們的夢則會采用第二種方法來進行編輯、組合。這需要事先設定好“劇本”和“劇情”方向——整個夢故事性極強,承前啟後還意味深長。在這種情況下,編輯、組合展示出其驚人的“才華,”甚至可以說是靈感湧動、花火四濺(何止四濺,簡直就是噴發),歸根結底其原因是:隻有這麼做才能夠順利地通過審查機製。而審查機製也會在這種夢的前期充當“責編”來對夢進行把握,使得夢得以順利過關。我個人看法:這類夢也是容易被我們所記住的,因為太出彩了,使得我們對其久久難忘。

而第三種情況,由於孿生願望的互相爭鬥(或者其他糾結的思緒),所以導致編輯、組合的過程相當的混亂,此時的審查機製與其說是審查,倒不如說是協調,目的是讓這種爭執不會擴大影響到讓做夢者因此醒來(實際上有很多這類的夢會因為過於糾結而使做夢者驚醒,其實這是一種保護:所謂強製中斷)。而審查機製在這類夢中也就成了參與編輯、組合工作的重要成員之一,否則這個夢會更為破碎。

說到這裏就該說說另一些問題了,夢的編輯與組合雖然造就了夢,但它們並不是完美的,也有疏漏或者並不完善的情況出現,那該怎麼辦呢?這其實就是本章的第二節內容:編輯與組合明顯還遠遠不夠,還需要補充和校正。

二、補充、校正

假如你看過《夢的解析》,你會發現本書對於補充和校正的問題,明顯與《夢的解析》有著截然不同的看法。在《夢的解析》第六章關於校正問題的那節中,弗大爺認為審查機製會有放鬆的時候,所以一些夢的原始欲望突破了某種“防線”從而浮現到意識層,並且主導了夢,而等審查機製反應過來後,對此所作的彌補被稱為“校正”。

而本書中所述的觀點則是:由於審查機製本身或多或少地參與了“製作”出夢,所以根本不存在審查機製放鬆的情況。而補充和校正的目的是從潛意識中抽取更多印象和個性化概念融入到夢裏去。因為這不但符合夢的原始功能(宣泄掉壓力),同時也會使得來自於近期生活中的印象沉澱下去。簡單地說,基本等同於把不需要運作的部分從內存(意識)轉換到硬盤(潛意識或記憶),以此來釋放更多的內存空間(減壓)。

以上這種觀點並非我天馬行空這麼一說。假如你還記得本書開始的時候就重點強調過的“潛意識是進程”,你就會更加容易明白這點。其實這種認知完全能夠直接擴大到整個心理層麵。可以這麼講,我們的全部心理都是進程。它是流動的、是活躍的,而非死水一潭(哪怕在單調重複的環境中也一樣)。了解清楚這個問題,對於接下來要說的部分很重要。因為根據這段所說的,夢也就不存在“修複”問題,隻能是“補充”與“校正”。那麼在這裏“補充”這個詞該怎麼解釋呢?應該是一種修補、修訂與完善(好像現在把這個概念合並成為了“補充”這詞兒,所以為了省事兒我們也這麼用吧。假如我沒記錯的話,“補充”這詞兒源於日語)。

在夢的初期,不存在補充的問題,理由很簡單:沒有東西可補。那會兒基本是編輯與組合的事兒。而到了夢中期的時候補充作用開始生效,同時也在這期間不斷協助調整夢的方向和進程,從而使夢看上去更加完整、更具有邏輯性。例如“破碎的夢”中那些零碎小元素地不斷融入就是補充機製在發揮其作用。它就像個原料供應商,不斷地為夢境加入更為充實的“原料”。至於這種原料為誰所用它不管,但是一定會提供並且按照“劇情”推進而加入更多的細節元素(或者反過來說:為了充實夢的細節部分而加入更多的元素。這種假如的元素也是帶有凝縮性質的,具體參考第六章第一節)。比如說在碎片二中“我解不開領帶”就來自於補充,而素材取自於我的生活——雖然我不怎麼穿西裝,但是我有很多條價格不菲的領帶。有時候我看著那些領帶覺得用的時候很少,很可惜。所以這個念頭被補充功能所采用,而作為素材放到了夢裏(當然不是莫名其妙就用了,“解不開領帶”是有其含義的,這點兒前麵說過了)。

還有,在碎片四中,她“認為車太小了”這個暗喻性的比方也是通過補充加進去的。在我剛認識她不久的時候,她曾經半真半假地問過我一句“你有大房子嗎?”雖然這句話極可能是她順口那麼一說,但是卻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她是一個“物質女孩”(所謂說者無意,聽者有心)。另外,上一節中提到的“車胎膨脹起來的奇怪形狀”也是由補充功能來負責提供元素後加入的——不久前,我看到院裏一輛車的車胎外側掛了一些紙板,其目的是防止遛彎的那些小型犬在車胎上亂尿(說個題外話:我個人覺得這種行為不算潔癖,而是認為那些小型犬的確很“擾民”。長相、體形由於胡亂混血搞得稀奇古怪張冠李戴不說,還四處亂拉亂尿,並且仗著主人在身邊就逮誰跟誰吼,極其投入地拿自己當藏獒了,很惹人討厭)。像這種“補充機製”起作用的例子還有很多,在這裏就不一一列舉說明了。但是這種補充不隻代表著添加,而有其更深的含義。比方說在“請家長的夢”中,最後“我掏出煙點上”是一種態度上的表達,顯示出我的得意與輕鬆——事實已經證明你錯了,所以我無須多說,點上煙悠然地看著你出醜。不過,請注意,這裏的悠閑僅僅是個表象,其目的是掩飾我那惡毒的“複仇心理”——完全是一種並不知情的樣子,實際上我很清楚那把廉價氣壓閥電腦椅會出問題(陰險得可怕……)。但是我們不能把補充功能的所作所為稱之為“幫凶”,因為補充功能隻是根據需要來不斷地添加元素進去,以此來充實夢,而對於其用途及目的則完全無視(如果有人用菜刀殺了人,那麼在正常法製體製下,絕對不會以“提供凶器”的罪名來抓捕賣菜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