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順軍馬不停蹄,兩日夜奔走五百裏,於二十六日早晨到了通州以西。望見北京城樓,大軍暫停,隨後一部分人馬留在城外紮營,抵禦追兵;大部分人馬從東直、朝陽二門人城。李自成依靠宋獻策占卜,率領少數人馬和親將,繞過東直門、安定門,特意由德勝門人城。牛金星事前接到通知,率領文武官員在德勝門內跪著迎接。但禮儀草草。
李自成仍然是出京時的裝束,馬前邊仍然有一把黃傘,但是麵色黧黑,滿臉塵垢。烏龍駒顯然連日過分疲勞,瘦骨棱棱。由於跑出一身大汗,黃塵落在濕潤的毛上,使它完全失去了往日的神采,毛色黯然無光,兩個眼角也堆著眼屎。 。
李自成問牛金星:“京城情況如何?”
牛金星神色嚴峻地答道:“人心浮動,說什麼的都有。這幾天來諸降臣也是各式各樣都有,有的人等待皇上回京來登極;也有人原已把門上貼的官銜撕掉,今日知道皇上回京,又重新貼了上去。像光時亨這個人,原來勸進的時候,他上過兩次表章,十分熱心。前天他也把門銜撕掉,躲了起來;今日聽說皇上要回北京,又趕快回到家中,重新貼上門銜。”
袁宗第罵道:“像這樣心懷二心之臣,請皇上嚴加懲辦。”
李自成搖搖頭,說道:“如今是什麼時候,不必管這許多了。”
宋獻策又說道:“剛才得到哨探來報,吳三桂並沒有停留,而是和宋友亮日夜不停地在向北京進發。聽說,追兵之中還有蒙古人!吳三桂的關寧兵走在前邊,大約兩天內就會來到北京。或走或守,陛下今日必須決定……”
他的話剛剛說到這裏,劉宗敏來到。大家停止議論,等待他進來。劉宗敏進來時,是由兩個人攙扶而來的,劉宗敏前胸後背都纏滿了紗布,已經不能躬身行禮。李自成說道:“捷軒,不必行禮了。你趕快坐下,商議大事要緊。”
劉宗敏坐下說:“聽說敵人二三日內就要追到北京,皇上如何決定?我看陛下應該早早登基。”
李自成沉默不語,雖然他念念不忘登極大典,但是眼下即將退出北京,人心惶惶。文武百官,更是各有打算。將士們死傷慘重,哪有歡快的心情?想到這些情況,他不能不猶豫了。 隨即他向宋獻策等詢問:“你們有何主張?”
牛金星、宋獻策都說應該迅速登極,不令天下失望。
李自成又問袁宗第,袁宗第說道:“生米已經煮成熟飯,不登極會使天下臣民失望,各處弟兄灰心。何況事到如今,已經宣布在北京登極。不登極就退出北京,豈不是空來一趟,白白地逼死了崇禎,滅亡了明朝,結果替吳三桂做了一件好事,落一個啥聲名?”
李自成心中十分沉重,說道:“這樣緊急,安能顧到登極?”
劉宗敏忍不住大聲說:“若不在北京登極,正了大位,縱然想回到關中,也不可得了。” 他沒有解釋什麼原因,但大家心中都明白,而且知道他這一句簡單的話有多麼重。
牛金星補充了一句:“必須登極,名正言順。至於儀式可以簡單些,就說大順皇帝為了減輕百姓的負擔,一切從簡。
到這時李自成才不再猶豫,說道:“明日就登極好了,可以速速準備。”
牛金星說道:“皇上登極,是一次十分重大的典禮。按照勝朝慣例,新皇上登極,元日朝賀,均在皇極殿舉行。如明日在皇極殿舉行,從皇極門到武英殿,至少需要派三百人連夜打掃。不僅地上,連門窗、柱子都得打掃。自從三月十七日我軍圍攻北京以來,管這事的太監們都跑完了。所以現在不但各處積滿了黃沙灰塵,而且院子裏、磚縫裏也多處長出青草。去山海關之前,雖然也在這裏演習了兩次,都是匆匆忙忙,並沒有認真打掃。”
劉宗敏說:“今晚連夜派兵打掃。三百人不夠,派四百人、五百人都可以。”
李自成暫時沒有說話。他心中充滿了戰敗後的頹喪情緒。現在議論如何登極,並不能鼓舞起他歡快振奮的心情。他所考慮的是如何退出北京,如何應付滿洲人和吳三桂的追趕,如何使各地能夠不發生叛亂。
牛金星見他沉默不語,又說道:“請陛下聖裁,不可耽誤。”
李自成隻好說道:“不必再換地方了,就在武英殿登極吧。至於登極大典,也不要按原來的準備去辦,一切從簡為好。”
牛金星為準備登極的事,立即磕頭辭出。
第二天一早,文武百官早已在午門外朝房中等候。忽然午門上鍾鼓三鳴,他們肅然地從右掖門走進了紫禁城,來到武德閣下肅立。武英門外的鍾聲響了三下,他們按照大順朝開國時候的特別規定,武左文右,分兩行來到,過了金水橋,進入武英門,從錦衣旗校和錦衣力士中穿過,避開中間的禦道,從東西兩邊登上了丹埠,在丹墀上按部就班,肅立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