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緬甸的戰爭已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了,但是宋友亮此刻的心思卻國內。就在降服安南後不久,錦衣衛向宋友亮送來了一份足足有一尺厚的調查資料,內容涉及到長江荊江段河道截彎取直河道開挖工程中沿途幾個州府的官員貪汙、挪用公款,克扣民工工錢等罪證。
事實上,經過之前的一係列改革,帝國的官員們已經不是之前的低俸祿製了,而是實行了高薪養廉,而且致仕之後還有一筆數額不菲的退休金。“貪汙~~”宋友亮有些痛苦地昂了昂頭,“昭禦史史可法覲見。”
“是,大人。”
一炷香的時間後,史可法意氣風發的來到偏殿,他手裏也拿著一摞卷宗和奏本。“公爺,臣也正想覲見公爺呢。”史可法把奏本等奉上,“今年下半年公查處貪墨官員七人,比去年少了一半還多,可見我大明的吏治正在澄清。”
宋友亮微微一笑,說道:“禦史大人辛苦了。”說著宋友亮把那一尺多厚的卷宗推到史可法麵前,說道:“愛卿,你看看這個。”
史可法嚇了一跳,“這是~”
“你看了就知道。”宋友亮的神色開始嚴峻起來。
史可法一頁頁地翻著卷宗,越看神色越驚詫,才翻了十多頁,史可法的後背已經濕了,他趕緊噗通一聲跪倒:“臣有失察之罪,請公爺降罪。”
宋友亮嚴厲地說道:“本公早就廢除了跪禮,你還跪什麼?”
史可法趕緊站了起來,“臣~~”
宋友亮擺了擺手,打斷史可法,說道:“偌大一個大明國,所有官員的檢查都由你一個人承擔,擔子是重了一點。是我考慮不周,這樣吧,你再舉薦一個人,我把禦史台分為左右兩部,你們共同分擔。”
史可法鬆了一口氣,說道:“有一個人臣覺得很合適。”
“誰?”
“劉宗周。”
“劉宗周?那個老頑固?”宋友亮有些戲謔地笑道。
史可法也笑了,“劉宗周是迂腐了一些,但是他為人剛直,而且對人品操守極為看重,自律很嚴,最看不得的就是貪墨之人。由他來查處貪墨,再合適不過。”
“好吧~!”宋友亮笑道:“隻要他不再記恨我當年讓他致仕。”
宋友亮的擔心其實有些多餘,劉宗周此人坦蕩的很,回到老家之後,著書立說鑽研學問,到也是樂在其中。後來又目睹了大明從內外交困到蒸蒸日上,士農工商各司其職,百姓生活一天好過一天,心裏原本有的芥蒂也慢慢消去了。
這一日,史可法從南京趕到紹興來請劉宗周出山,劉宗周心裏還是很想發揮餘熱的,但是嘴上依舊說道:“當年安國公罷了我的官,如今又派老弟你來請我出山,打算恩威並施,要老夫就範嗎?”
史可法以為劉宗周當真在記恨宋友亮,便勸道:“那時政見不同,但是對於貪墨,安國公和老哥哥你是一樣的,恨不得殺之而後快。”
“貪墨?”劉宗周瞪大了眼睛,說道:“我聽說現在一個知府一年的俸祿要上萬兩銀子,致仕之後還有一筆五六千兩銀子的養廉銀,怎麼還有人貪墨?”
史可法無奈地搖了搖頭,心想有誰會嫌錢多的?於是他拿出那一尺厚的卷宗給劉宗周看,劉宗周翻了幾頁,就一拍桌子,罵道:“這幫國之蠹蟲,老夫舍了這把老骨頭不要,也要這些蠹蟲鬥一鬥。走~”
劉宗周和史可法立刻趕赴兩湖地區,錦衣衛的雷霆手段,加上劉宗周、史可法的鐵麵無私,一大批貪官在這次風暴中落馬。這時,他們才知道除了禦史台,還有無孔不入的錦衣衛也在監察他們。禦史台那幫文官可能好糊弄一點,但是錦衣衛那可不是鬧著玩的,於是不管是出於自身的潔身自好還是對《大明律》的敬畏,貪墨之風幾乎絕跡。當然,逢年過節送點禮還是免不了的。
對於緬甸的戰略,大明分為兩個方向進攻。北路是吳三桂率領的雲南大軍,總數十萬;東路是李定國率領的征安南兵馬,經過整編之後,可以調動的部隊也有六萬,另外還有暹羅國王巴塞通派出八萬暹羅軍助戰。不過,大明還是按照先禮後兵的原則,向緬甸遞交了國書,要求緬甸把萬曆皇帝賞賜給他們的孟養、木邦地區還給大明,同時要在西南地區重設五大宣慰司,車裏宣慰司轄境相當於今中國雲南西雙版納,不再重設。
五大宣慰司即:。
孟養宣慰司(轄境相當今緬甸八莫,伊洛瓦底江以西,那伽山脈以東地區,治所在今緬甸孟養)。
木邦宣慰司(轄境相當於今緬甸撣邦東北部地區,治所在今緬甸興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