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2000年北京市衛生工作概況(一)(1 / 1)

基本概況全市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6176個,比上年增加186個,其中醫院674個,比上年減少12個;床位總數69183張,其中醫院擁有床位65138張,同比增加1499張。衛生人員總數160258人,比上年減少1565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115510人,比上年減少1087人,占衛生人員總數的72.08%;具有高、中級專業技術職稱人員38123人,占衛生技術人員總數的33%。全市每千人口擁有醫院床位6.25張,醫生4.66人,護士3.60人。2000年北京市衛生基本建設投資16787萬元,竣工麵積73046平方米,完成北京市結核病與胸部腫瘤研究所、朝陽醫院急診樓及附屬房屋等7個項目建設。續建項目中,北京血液中心業務樓按計劃已完成主體結構,北京兒童醫院門診樓等6個新開項目已全部開工。

衛生改革深人貫徹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的八部委《關於城鎮醫藥衛生體製改革的指導意見》,積極推進醫藥衛生體製改革。參與製定《北京市城鎮醫藥衛生體製改革實施意見》及其配套文件工作。市政府於12月4日下發了《北京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本市城鎮醫藥衛生體製改革實施意見的通知》(京政發(2000)37號)及《關於衛生事業補助政策的意見》、《關於城鎮醫療機構分類管理的實施意見》、《醫院藥品收支兩條線管理暫行辦法》、《關於藥品價格管理的意見》、《關於醫療服務價格管理的意見》、《醫療機構藥品集中招標采購實施辦法》6個配套文件。

在4月召開的北京市衛生工作會上,提出了實施“基本醫療服務工程”的總體工作思路,以此作為醫藥衛生體製改革的載體和切人點,其中包括發展社區衛生服務、增大醫療收費透明度、醫療機構之間的合作合並、嚐試開設福利性醫療服務等10項措施。城市衛生服務體係由原有的三級醫療服務轉變為二級服務,一、二級醫療機構要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或其他社區衛生服務組織轉換。

加快區域衛生規劃的製定。初步完成《北京市衛生事業“十五”規劃》的製定。各區縣依據區域衛生規劃原則,實行衛生資源的結構調整、優化配置,對所管轄的醫療衛生機構進行結構調整和機構撤並或重組,僅海澱、崇文、東城、豐台4個區就撤並機構28個。與海澱區衛生局共同完成了《中關村科技園區海澱區衛生發展規劃》初稿。

按照依法行政、政事分開和綜合管理的原則,進行衛生監督體製改革,建立起結構合理、運轉協調、行為規範、程序明晰、執法有力、辦事高效的衛生監督新體製。6月30日,由北京市防疫站、北京市勞動衛生職業病防治研究所、北京市性病防治所、北京市健康教育所合並,重組為北京市疾病預防控製中心、北京市衛生監督所、北京市預防醫學研究中心,形成了本市預防醫學實踐、科研、衛生監督“三位一體”的新體係,從而完成了市級衛生監督體製改革,加強了衛生執法監督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