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範醫療機構購藥行為,實行藥品集中招標采購。11月,北京市13家醫療機構藥品集中招標采購工作啟動。此次招標是北京市第一次多家醫院聯合進行的大規模藥品集中招標采購活動,是第一次麵向全國直接接受藥品生產企業投標的集中招標采購活動,也是全國第一次真正在網上實現招標、投標、開標、評標及交易的全部流程。此次集中招標藥品共20個品種,75個規格和劑型,27個投標生產、經營企業的62個規格、劑型、不同質量層次的產品中標,平均零售價可讓利患者18%。
實行醫藥分開核算分別管理辦法。在全市各級各類醫療機構推行新會計製度,藥品收人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實行藥品定額管理,超收上繳,藥品收人不再用於分配。市屬22所醫療機構全部實行了藥品收人不用於分配的管理辦法。
加強醫療機構經濟管理,實行醫院後勤服務社會化。對36家直屬單位進行醫院後勤服務社會化改革的調研。通過對人力資源、電梯、洗滌、物流四方麵情況的調研,重新製定了醫院後勤服務社會化改革實施方案,擬在直屬20家醫院成立物業管理中心,為醫療工作提供全麵的後勤保障。
基本醫療服務工程改革醫療服務模式,大力開展社區衛生服務。6月9日,市政府召開北京市社區衛生服務工作會議,出台了6個社區衛生服務配套文件,明確了本市社區衛生服務發展的總體目標,規定各級政府要把推進社區衛生服務列人政府工作目標,納入當地經濟與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和城市社區兩個文明建設規劃,並作為各級領導幹部政績考核的重要內容;城市衛生服務體係由原有的三級醫療服務轉變為二級服務,一、二級醫療機構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或其他社區衛生服務組織轉換,各大型醫療、衛生、保健機構要支持社區衛生服務組織,建立雙向轉診的定點協作關係,給予業務指導、人才培養,提高社區衛生服務的質量和水平。繼續實施醫藥費“總量控製,結構調整”改革2000年全市醫藥費用總額增長速度下降139;藥品費用在醫藥費中所占比例下降到589醫療收人的比例提高到醫院的補償機製得到改善,通過“總控”改革籌集診療費的10%,建立了衛生科技發展專項經費。
加強對醫療收費的監督管理,增大醫療收費透明度,方便患者谘詢和核查。全市醫療機構做到明碼標價,公示於眾。9月,在隆福醫院召開醫療收費透明度現場會,推廣住院費用計算機查詢。各醫療機構都能按要求為住院患者提供醫療收費清單,為患者藥費處方開據淸單;二、三級醫療機構實行為住院患者提供收費清單和住院費用計算機查詢;醫院門診大廳設置電腦觸摸屏或電子大屏幕公布藥品價格;實行單病種費用評估,建立大額病曆審檢製度等一係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