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厚黑學的原理(1)(2 / 3)

物質不滅,能力不滅,是科學上之定律。吾身之物質,是從地球之物質轉變而來,身死埋之地中,物質退還地球。物質不滅之說,算是講得通,獨是吾人之性靈,是一種能力,請問此種能力,生從何處來?死往何處去?我們要答複這個問題。可以創一臆說,曰:“人之性靈從地球之磁電轉變而來。”吾人一死,身體化為地球之泥土,同時性靈化為地球之磁電,如此則性靈生有自來,死有所去,能力不滅之說,就講得通了。世言成仙成佛者,或許是用一種修養力,能將磁電凝聚不散耳。俗雲“冤魂不散”,當是一種嗔恨心,將磁電凝住,迨至冤仇已報,嗔恨心消失,磁電無從凝聚,其魂即歸消滅。

有了“性靈由磁電轉變而來”這條臆說,則靈魂存滅問題,就可以答複了。吾人一死,身上的物質,退還地球,性靈化為磁電,則靈魂即算消滅。然而吾身雖死,物質尚存,磁電尚存,亦可謂之靈魂尚存。此莊子所說:“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也。

禪家最重“了了常知”四字,吾人靜中,此心明明白白,迨至事務紛乘,此明明白白之心,消歸烏有。學力深者,事務紛乘,此心所明明白白,是謂“動靜如一”。然而白晝雖明明白白,晚間夢寐中,則複昏迷。學力更深者,夢寐中亦明明白白,是謂“寤寐如一”。學力極深者,死了亦明明白白,是謂“死生如一”。到了死後明明白白,則謂之靈魂永存可也。

楞嚴經曰:“如來從胸字,湧出寶光,其光昱昱,有千百色,十方微塵,普佛世界,一時周遍。”此寶光,蓋即電光也。阿難白佛言:“我見如來,三十二相,勝妙殊絕,形體映徹,猶如琉璃。嚐自思維,此相非是欲愛所生,何以故?欲氣粗濁,腥臊交遘,膿血雜亂,不能發生勝淨妙明,紫金光聚。”釋迦修養功深,已將血肉之軀變而為磁電凝聚體,故能發出寶光,遍達十方世界。佛氏有天眼通、天耳通之說,今者無線電發明,已可證明其非誣。釋迦本身即是一無線電台,將來電學進步,必能證明釋迦所說,一一不虛,而“性靈由磁電轉變而來”之臆說,或亦可證明其不虛。

老子言道,屢以水為喻,佛氏說法,亦常以水為喻,我們不妨以空氣為喻,所謂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無古今、無邊際、無內外,種種現象,空氣是具備了的。倘進一步,以中和磁電為喻,尤為確切。若更進一步,假定:“人之性靈,由磁電轉變而來。”用以讀老佛之書,覺得處處迎刃而解。

吾人自以為高出萬物,這不過人類自己誇大的話,實則人與物,同是從地球生出來的,身體之元素,無一非地球之物質。自地球視之,人與物並無區別,仿佛父母生二子,長子曰人,次子曰物,不過長子聰明,次子患癱病而又啞聾罷了。我們試驗理化,溫度變更,或參入一種物品,形狀和性質都要改變。吾人遇天氣大變,心中就煩躁,這是溫度的關係;飲了酒,性情也會改變,這是參入一種藥品,起了化學作用。從此等處考察,人與物有何區別?

人身的物質和地球的物質,都是電子構成的,吾人有靈魂,地球亦有靈魂,磁電者地球之靈魂也,通常所說地心吸力者,即是磁電吸力之表現。地球的物質化為植物,同時地球的磁電,即變為植物的生機。吾人食植物,物質變為吾身的毛發骨肉,同時磁電即變為吾人的性靈。由泥土沙石變而為植物,變而為毛發骨肉。愈變愈高等。同時由地球的磁電變而為植物的生機,變而為吾人的性靈,也是愈變愈高等。雖經屢變,而本來之性質仍在,故吾身之元素,與地球之元素相同,心理之感應,與磁場之感應相同,所以本書第二部分甲乙丙圖,其現象與磁場相同。與地心吸力相同。然既經屢變,吾身之毛發骨肉,與地球之泥土沙石不同,吾人之性靈,也與地球之磁電不同,何也?在地球為死物,在吾身則為活物也。所以用力學規律以考察人事,我們當活用之,而不能死用之。

老子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老子所謂道,即釋氏所謂真如也。釋氏謂:山河大地,日月星辰,內身外器,都是由真如不守自性,變現出來的,其說與老子正同。真如者,空無所有也(實則非空非不空)。忽焉真如不守自性,而變現為中和磁電,由是而變現為氣體,回旋太空中,幾經轉變,而地球生焉。由是而生植物,生動物,生人類。佛氏所謂阿賴耶識的狀態,與中和磁電的狀態絕肖。二者都是衝漠無朕,萬象森然,也即是寂然不動,感而遂通。我們可以說:真如變現出來,在物為中和磁電,在人為阿賴耶識,猶之同一物質,在地球為泥土沙石,在人則為毛發骨肉也。今人每謂人之性靈,與磁電迥不相同,猶之無科學知識之人,見毛發骨肉,即認泥土沙石,迥不相同也。中和磁電。是真如最初變現出來之物,真如不可得見,我們讀佛老之書,姑以中和磁電,作為道與真如形態,覺得處處可通。

老子著書,開端即曰:“道可道,非常道。”釋迦說法四十九年,結果自認未說一字,歸之於不可道,不可說而已。蘇子由曰:“夫道不可言,可言皆其似者也,達者因似以識真,而昧者執似以陷於偽。”道與真如,不可思議者也,阿賴耶識,與中和磁電,可思議者也,借可思議者,以說明不可思議者,此所謂言其似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