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6章 中國學術的來龍去脈(7)(1 / 3)

中國一切製度,大概是依著孔子的主義製定的,此種製度,原未嚐禁人修改。孔子主張尊君,孟子說:“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又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又說:“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弑君也。”孔子說:“入公門,鞠躬如也。”孟子曰:“說大人則藐之,勿視其巍巍然,堂高數仞,榱題數尺,我得誌弗為也。”孔子尊君的主張,到了孟子,幾乎莫得了。孔子作春秋,尊崇周天子,稱之曰天王,孟子以王道說各國之君,其言曰:“地方百裏,而可以王。”那個時候,周天子尚在,孟子視同無物,豈不顯悖孔子的主張嗎?他是終身願學孔子的人,說:“自生民以來,未有聖於孔子。”算是崇拜到了極點的。他去孔子,未及百年,就把孔子的主張,修改得這樣厲害,孔子至今兩三千年,如果後人也像孟子的辦法,繼續修改,恐怕歐人的德謨克拉西,早已見諸中國了。孟子懂得修屋的法子,手執規矩,把孔子所建的房屋,大加修改,還要自稱是孔子的信徒,今人現放著規矩,不知使用,隻把孔子痛罵,未免不情。

從前印度的佛學,傳入我國,我國盡量采用,修改之,發揮之,所有“天台宗”,“華嚴宗”,“淨土宗”等,一一中國化,非複印度之舊,故深得一般人歡迎,就中最盛者,厥唯“禪宗”,而此宗在印度,幾等於無,唯有“唯識”一宗,帶印度彩色最濃,此宗自唐以來,幾至失傳,近始有人出而提倡之。我們可以得一結論:“印度學說,傳至中國,越中國化者越盛行,帶印度色彩越濃者,越不行,或至絕跡。”我們今後采用西洋文化,仍用采用印度文化方法,使斯密士、達爾文諸人,一一中國化,如用藥之有炮炙法,把他有毒那一部分除去,單留有益這一部分。達爾文講進化不錯,錯在因競爭而妨害他人,斯密士發達個性不錯,錯在因發達個性而妨害社會,我們去其害存其利就對了。第一步用老子的法子,合乎自然趨勢的就采用,不合的就不采用。第二步用孔子的法子,凡是先經過良心裁判,返諸吾心而安,然後才推行出去。如果能夠這樣的采用,中西文化,自然融合。今之采用兩法者,有許多事項,律以老子之道,則為違反自然之趨勢,律以孔子之道,則為返諸吾心而不安,及至行之不通,處處荊棘,乃嘵嘵然號於人曰:“中西文化衝突,此老子之過也,此孔子之過也。”天乎冤哉!

(四)聖哲之等級

我國周秦之間,學說紛繁,佛學雖是印度學說,但傳入中國已久,業已中國化,就我個人的意見,與他定一個等級,名曰:“聖哲等級表”,一佛氏,二莊子,三老子,四孔子,五告子,六孟子,七荀子,八韓非,九楊朱,十墨翟。

此表以老子為中心,莊子向後走,去佛氏為近,是為出世法,孔子以下,向前走,俱是世間法,告子謂性無善無不善,其湍水之喻,實較孟荀之說為優,古來言“性”之人雖多,唯有告子之說,任從何方麵說,俱是對的,故列孟荀之上。凡事當以人己兩利為原則,退一步言之,亦當利己而無損於人,或利人而無損於己,楊朱利己而損於人,故列第九。墨翟利人而有損於己,故列第十。此表以十級為止。近來的人,喜歡講斯密士達爾文尼采諸人的學說,如把這三人列入,則斯達二氏的學說,其弊流於損人,斯氏當列第十一,達氏當列第十二。尼采倡超人主義,說:“剿滅弱者,為強者天職。”說:“愛他主義,為奴隸道德。”專作損人利己的工作,其學說為最下,當列第十三。共成十三級。尼采之下,不能再有了。中國之盜蹠,和西洋之希特勒、墨索裏尼,就其學說言之,應與尼采同列一欄。

我們從第十三級起,向上看,越上越精深,研究起來,越有趣味。從第一級起,向下看,越下越粗淺,實行起來越適用。王弼把老孔融合為一,晉人清談,則趨入老莊,尤偏重莊子,這是由於老子的談理,比孔子更精深,莊子談理,比老子更精深的緣故。程明道把儒釋道三教,融合為一,開出“理學”一派,而宋明諸儒,多流入佛氏。這是由佛氏談理,比孔老更精深的緣故。從實施方麵言之,印度行佛教而亡國,中國行孔老之教而衰弱,西人行斯密士達爾文諸人之說而盛強,這即是越粗淺越適用的明證,我們研究學理,當力求其深,深則洞見本源,任他事變紛乘,我都可以對付,不致錯誤。至於實踐方麵,當力求其淺,淺則愚夫愚婦能知能行,才行得起來。

西人崇奉斯密士之說而國富,崇奉達爾文之說而國強,而世界大戰之機,即伏於其中。德皇威廉第二,崇奉尼采之說,故大戰之前德國最為昌盛,然敗不旋踵。現在希特勒、墨索裏尼和日本軍閥,正循威廉覆轍走去,終必收同一之結果,故知斯密士等三人之學說,收效極大,其弊害亦極大。

墨子學說,雖不完備,但確是救時良藥,其學說可以責己,而不可以責人,隻有少數聖賢才做得到,當今之世,滔滔者皆是損人利己之流,果有少數聖賢,反其道而行之,抱定損己利人之決心,立可出斯民於水火。墨子之說偏激,唯其偏才能醫好大病,現在斯密士、達爾文、尼采諸人之言盈天下,墨子之學說,恰是對症良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