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後,劉備氣勢洶洶又攻入漢中,曹操親自率兵應戰。劉備采用“以逸待勞”、“釜底抽薪”的戰術,切斷了曹軍的糧草補給線。精於戰略戰術的曹操對此深感不安。他深知勞師遠征,糧草不濟的危害,戰則不利,因而有退兵之意。夜晚,巡夜官前來問當晚的口令,曹操正吃雞肋,信口說了聲:“雞肋”。諸將不解其意,唯有主簿楊修知曹操心思,他悄悄吩咐士兵們收拾行裝,準備撤兵。有人問楊修何以知之,楊修說:“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而漢中猶如雞肋,居之無益,不若棄之,是以知之。”後來曹操以蠱惑軍心殺了楊修,但還是退兵了,保住了曹軍的元氣。
曹操遇事知道適時而止,適可而止。所以,得以維持政治、軍事的優勢,最終奠定了曹魏政權的基礎。而後來的子孫們不“知止”,導致了司馬氏的篡權。可見人貴“知止”。
沒有軟弱的人
個性懦弱的人常自慚形穢。在人際交往中,懦弱內向的人對於別人的誤解、責難愛用“我沒有這樣想,事情是這樣的,你誤解了”等話來為自己解釋。而外向的人、強悍的人則常用攻勢。
小趙一直被上司誤解、發難,他從心理谘詢專家那裏學到了自我肯定的訓練方法。
有一天,他吃過午飯回到辦公室自處(因為大家欺侮他,不如自處輕鬆),經理走進辦公室大聲吼道:“你太糟糕了,你怎麼把複印室弄得亂七八糟?”
小趙習慣地想解釋說:“我今天可連複印室都沒進呀。”但馬上想到剛學到的自我肯定的辦法。即從容地從桌邊站起,目不斜視地盯住他平時敬畏的上司,大聲地說:“你馬上向我道歉!”經理被平時像綿羊似的小趙的舉動驚呆了:“為什麼?”“為什麼,就是因為你不問清楚而隨便大聲吼叫就必須首先道歉。”
結果,他有生以來第一次反駁成功了,從此他在同事眼裏的形象再不是一個忍氣吞聲的出氣筒了。至於對別人的要求自己無力相助,或心中不想接受,同樣需要不加解釋地回絕,千萬不要拖泥帶水,吞吞吐吐。
個性懦弱的人常會坐失良機,他們永遠等待機會,但這樣是不行的。有一位朋友的人緣極好,一副和藹可親的樣子,誰都對他有無限的好感,他雖然有做大事的野心,但是,他在初出校門的時候,卻當了一個工程製圖員,而且並無怨言。
他一直留心著尋找機會,後來有一個博覽會,他知道那裏一定是需要工程人才的,於是就辭去職務跑到那邊去,因為他有討人喜歡的脾氣。所以不久就和一位有政治勢力的人做朋友,他們兩人合股經商,包做了電話公司不少的工程。後來他被聘為工程師了,現在他是一位擁有千萬家財的富商。
由此可知,個性懦弱隻要善於抓住機會同樣可以大出風頭。
硬的怕不要命的
俗話說“軟的怕硬的,硬的怕不要命的”,吃柿子專揀軟的捏。生活中一些蠻橫霸道的惡人之所以能夠得意一時,就是因為社會上老實人太多。他們作威作福、發火撒氣往往找那些軟弱善良者,因為他們清楚,這樣做並不會招致什麼值得憂慮的後果。
在我們身邊的環境裏到處都有這樣的受氣者,他們看起來軟弱可欺,最終也必然為人所欺。因為一個人表麵上的軟弱事實上也助長和縱容了別人侵犯你的欲望。
人是應該有一點鋒芒的,雖然不必像刺蝟那樣全副武裝,渾身帶刺,至少也要讓那些像凶猛的動物般的人覺得你不好惹才是。對於那些沒事找事的惡人,你隻能是“腰裏別副牌,誰來跟誰玩”。
樹立一個不好惹的形象,是確保自己不受欺侮的一條很重要的處世技巧。這一形象在時刻提醒別人,招惹你是要承擔後果並付出更大代價的。
在社會中生存和發展,隻要能夠顯示出你是一個不容欺侮的人,你就能夠做到不受氣。當然你不必現還現報,立竿見影,隻要能抓住一兩件事,大做文章,讓冒犯者品嚐到你的厲害,就能收到一種“殺雞給猴看”的效果,起到某種普遍性的威脅作用。這就好像是冷戰時期美蘇的核威脅,因為誰都知道它的威力,所以誰也不敢試。不在數量多少,隻要你擁有了原子彈,別人就不敢小瞧。
哪些形象最不易受欺侮呢?這裏不妨略舉一二:
(1)潑辣的形象
所謂的潑辣,便是敢說別人不好意思說出口的話,敢為別人不好意思表現的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