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崎小米太是一個雷厲風行說幹就幹的人。既然相信了薩哈林島東北部東施密特海區八成有大油田,他馬上就開始進行準備工作。
招集了自己的心腹與小泉及兩個知道此事的翻譯,小米太意氣風發的召開了來到星加坡之後最令人振奮的一次會議。
一切工作都要搶在SL人和中國人前麵,這是必須堅守的原則,決不能讓北極熊搶先取得好處,這個油田若為真,即可一舉扭轉日本貧油的現狀,再也不用仰人鼻息去進口美國石油,也不用祈求與英美穿一條褲子的荷蘭人的婆羅洲石油,打掉老瘸子羅斯福手裏的王牌。
小泉貢獻出了一直隨身攜帶的樺太島地圖,高高的掛在一麵牆壁上,誌滿意得的小米太手中拿著一根木棍開始在上麵指指戳戳。
“諸位,我們若能搶先開發這個大油田的意義就不多說了,現在我請各位開動腦筋,如何最快的達成我們的目的,注意,要不惜一切代價,花錢我不怕,隻怕慢。”
小米太不怕因為貪快而多花錢,戰略意義重大,他識得輕重。
小泉是半個專家,第一個實質問題提的又快又準,“首先我們要尋找可鑽探1800米深度的鑽機,不過這個問題倒是好解決的。”
賣了一陣關子,小泉終於微笑著道出了真像,“3年前,與我的公司同在北樺太島上的久原礦業曾進口過兩套美國加利福尼亞式深井鑽機,鑽探深度可超過2000米,隻不過在那裏應用不上,因為樺太島上的油井沒有超過1000米,所以閑置下來,九原為此還找過我,想把他的那兩套破爛賣給我,哦,當然現在不是破爛了。”
小米太瞪了得意的小泉一眼,不用說,這兩套鑽機現在不在小泉手上,小泉哪裏會舍得花“冤枉錢”?
“要不漏痕跡的快快買下來,馬上應用!”
“哈伊!”
“還有一點,兩台鑽機實在不夠用,要馬上組織國內的工廠進行仿造,一旦鑽探出油來,我要求在最短時間內能提供新的仿製鑽機。”
“哈伊!”
東施密特海區的水文資料也在第一時間擺上案頭,這得力於日本人孜孜不倦繪製別人土地海洋的“愛好”。
小米太相中了一塊水深隻有20米的地段,趕造浮筒浮箱來不及了,他決定將自己的要報廢的一艘貨輪注水沉船,當做海上平台,老家夥豁出來了。
聰明!小泉被表哥的奇思妙想驚呆了,不愧是三棱財團的大BOSS,這麼短時間就讓他想到如何解決平台問題。
不過!小泉忽然想到了一個問題,小米太選的地方水淺則淺矣,利於沉船盡快開工,但那個地方確是在北薩哈林島的SL領海內,這裏打出的石油照樣要交給SL人租子的,按照1925年簽署的租賃協議,日本人年開采42萬噸時要交15%的石油實物作為租金的,超過42萬噸,每超過1萬噸,交租比例就要遞增0.25%,這樣算下來,要是日本人年開采182萬噸,就要交50%的產品當租金,要是每年開采出382萬噸,那就要把全部產品都要奉送,這不是白幹了嗎?
小泉緊張的在紙上寫寫畫畫,終於失望的承認了這個事實。
小米太被迎頭澆了一盆涼水,沉默半天開始跳腳大罵史大嶺狡猾,罵當時簽署這個協議的日本代表蠢得像豬。
罵過之後,小米太又進行了換位思考,覺得即使自己處在當時也可能會上當,誰又能想到日後那麼遠的事情呢?另一種可能也許日俄雙方都想到了,但如此簽署是俄國人的底線了吧?畢竟俄國人也要考慮今後的日子,怎麼可能讓日本人肆無忌憚的隻付少量租金無休無止開采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