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機會降臨(1 / 2)

沉船事件發生半個月後,一個打扮的像一名普通辦公人員的人走進了抗聯的營地,走進了楊靖宇的營房。

如果那位名叫久加諾夫的漁船船長能夠在精神康複醫院裏恢複記憶的話,那麼他會一眼認出這位打扮的像辦事員的人是誰,他肯定會毫不猶豫的拽住這位“奧涅根大尉”討要自己的“功勳”,從而成為一名光榮的內務部同誌。

“遠東軍區內務部大尉奧涅根”正笑嘻嘻的坐在楊靖宇的對麵,滔滔不絕的敘說自己的“功績”。

楊靖宇神態輕鬆,笑眯眯的喝著茶,不時打斷一下“奧涅根”的自吹自擂。

“吔?楊書記,您這回信了吧?我這腦袋絕了,我可不是白給的,我要是白給,您老人家還能看上我?我呀,先跟他們管漁船的套近乎,等了解的差不多了我才找的那個書記,要不然我哪能登上那條船呢。”

“行啦!你能活著回來,這比什麼都強!這次任務你完成超出我的心裏預料,你的主觀能動性令我大吃一驚,我心裏記著呢,不過出了這個門,我要求你把這段記憶全部抹去,能做到嗎?”

大尉奧涅根立刻跳了起來,一本正經的保證道:“奧涅根是一個從來都不存在的人,既沒有出生也沒有死亡!”

楊靖宇含笑滿意的點點頭。

劉清源推門進來了,一眼看到矗立在楊靖宇桌前的奧涅根,激動得上前一把摟住他,上下打量了一番重重錘了他好幾拳才放開他,拍著自己的胸脯心有餘悸的說道:“好小子許亮,我聽說油輪沉掉了,上麵的人像下餃子似地往海裏跳,往小船上爬,真怕你死了,我這個後勤支援沒做好,油輪出事的那天我又不在島上,等我好不容易趕到島上,事都過去兩天了!司令為這事都批評我兩次了,我這心那都為你揪揪著,你回來就好,我也沒事了!”

許亮咧開大嘴開心的笑了起來,為了完成任務,為了能神不知鬼不覺的回到營地,其中艱辛不可言表,隻能化作開心一笑。

楊靖宇陷入沉思,他念念不忘去年10月他曾與馬遷安在小山上的談話,忘不了馬遷安對日蘇結盟出賣中國利益前景的擔憂,他早已下定決心要阻止這件事,縱使螳臂當車又如何?縱使蚍蜉撼樹又如何?我也要擋!我也要撼!中國人承受不起再一次被出賣,作為捍衛自己國家利益的中國人,楊靖宇認為自己有責任作出應盡的努力。

今年2月初,馬遷安發來的電報引起了楊靖宇高度注意,電報中詳細彙報了馬遷安在南洋截獲的日本人“情報”,使楊靖宇知道了日本三棱礦產正在薩哈林島施密特海灣打油井的情況,經過與馬遷安數次電報往來溝通,楊靖宇與馬遷安“一致判斷”,圍繞海上油田,日蘇必起齷齪,在衝突和齷齪發生時,我們必須掌握到第一手材料,才有可能以此作出正確的判斷和結論,為以後的行動打下基礎。為此,有著與俄國人同樣麵孔的混血兒抗聯許亮同誌重擔上肩,擔負起了潛伏監視重任,由劉清源擔任後勤支援,兩個人偽造了證件變換了身份上了薩哈林島,直至事件的發生。

說實話,楊靖宇沒有料到許亮趕得機會如此之好,沒有料到膽大心黑的許亮抓住了瞬間即逝的危機,狠狠的加了一缸,促成了令日蘇雙方都大感驚訝的沉船事件。當然,這裏肯定跑不了劉清源平時對許亮的灌輸,促使許亮采取了如此激烈的做法。

沉船事件發生前,楊靖宇並不知情,他也從未下過這種“激烈”的命令,他隻是需要情報,為彌補抗聯曾經的情報工作做的不好的短處,楊靖宇不僅派遣了一部分人員重新潛回東北,還在遠東的土地上設立了幾處秘密的情報點,為避免SL人發覺,情報點連電台都沒有配備,並嚴格執行“任何情況下不得行使武力”的方針,他們隻是定期彙報一些軼聞,沒有什麼針對性,這種活動並不對俄國人產生什麼實質性的危害,所以並不引人注目,這也是這些情報點存活下來的原因。

薩哈林島上有日本人的礦業公司,像這麼敏感的地方楊靖宇自然沒有放過,這次許亮與劉清源就是趕過去加強監視力量的,沒成想做出了這等驚天動地的事件。

事情已經發生,再追究許亮與劉清源超越自己職責的擅自行動,已經毫無意義,現在要做的事情就是弱化此事。

楊靖宇內心中同意許亮的行為,所以在行動上也對許亮采取了網開一麵的態度。在潛意識裏,楊靖宇早已經潛移默化的受到了馬遷安的“理論”的影響,雖然馬遷安在執行另一項任務,不在楊靖宇的身邊,但兩人的電報往來卻從未中斷,每隔上一段時間,馬遷安必發來一大段“學習世界先進理論心得”供楊靖宇批評指正。

身處SL,楊靖宇手邊並不缺乏世界軍事政治大家的理論書籍,楊靖宇本身又是愛思考的人,通過本身孜孜不倦的吸收書籍營養,楊靖宇對很多事物的觀點看法漸漸的與馬遷安的觀點產生了共鳴。

馬遷安曾說,打擊敵人,不僅僅是軍事打擊,軍事鬥爭,還要從政治經濟文化全方位下手打擊對方,所有的事物都是相關聯的,不存在孤立發生的事件。敵方不可能麵麵俱到,所有的方方麵麵都堅強無比,他們必然有力所不逮的地方,必然有其短腿的地方,尋找它並找到它,狠狠的打擊,敵一點崩潰之後勢必影響其他的強勢方麵,受短板的影響,其他的長板也就很難發揮出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