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五章 重起爐灶(1 / 2)

BGM:慕寒、司夏《明月舟》

豔陽高懸碧空,木葉風中作響,高大朱門緊閉,人群熙熙攘攘。

西巷門前,車馬喧闐、人聲鼎沸。馬車牛車擠擠挨挨,成群駱駝穿梭其中,有高鼻深目的西域人、丹國人,也有與大寧朝相貌相似、衣裝迥異的安國人、麗國人,更有膚黑卷發、鼻寬唇厚的外州人。

人海邊緣,曲父肩挑兩筐,曲煙茗與曲母皆是手執都籃,匆匆在街邊停步,手腳利落地支開簡陋的茶攤。曲父擺好爐灶、煮上茶壺,曲母拿出茶罐、茶包。曲煙茗待水煮沸,將茶荷中調和好的茶葉投入壺中,再等片刻,就出茶入碗。

白瓷茶碗中,琥珀色茶湯蕩漾日光,小巧金黃花朵與暗紫葉片靜臥水中,濃鬱香氣四散飄逸,引得不少人圍將過來。

“清爽茶湯,兩文一碗,”曲父吆喝道,“尚未開市,飲碗茶湯解解渴罷。”

“這是何茶湯,怎如此芳香撲鼻?”

曲煙茗答道:“這是以桂花青茶作底,加紫蘇煎煮而成,有溫和散寒之效。眼下,入秋在即、陰氣日重,諸位客商又是遠道而來、舟馬勞頓,飲這茶湯正是合適。”說完,已有人拿錢換湯,皆是交口稱讚。

眾人見狀,先後嚐試,不多時,一壺清水就已用盡。曲父忙生火煮水,曲母清洗茶碗,曲煙茗則認真收著銅錢,記下茶客所需。曲家三人忙的不亦樂乎,僅僅一刻,所攜茶葉便煎煮一空。

“諸位客商莫急,關市之前,我等還在這裏售賣,到時再來也是不遲。”曲煙茗耐心道,很是不舍地看著眾人漸漸散去。

忽然,高牆之上,鼓聲大作,低沉渾厚、不急不慢,仿佛水中漣漪層層蕩開,籠罩熙攘喧鬧的人群,頓時成一方安靜。待得鼓聲落定,朱門徐徐開啟,人群重又熱鬧,擁擠著進了西巷。

達達馬蹄聲響,顧餘修策馬而來、翻身下馬,動作流暢瀟灑,看看空空茶具,走到曲煙茗身前,道:“這茶湯賣得一日勝過一日,曲姑娘該是欣喜。”

“自然欣喜,客商等待開市,本就無所事事,偷閑休息能飲得爽口茶湯,當是難得舒適。”曲煙茗額頭上滿是汗珠,如似清晨葉片上露珠綴結。

顧餘修甚是憐惜地拿出巾帕,遞與曲煙茗道:“快擦擦罷,若是汗水混入茶湯,可是無人願買。”曲煙茗聞言搶過巾帕,胡亂抹了抹額頭,就要收拾都籃中散亂茶具。

“曲姑娘莫急,”顧餘修拉住她,接過巾帕,仔細擦去她汗珠問道,“曲叔曲嬸怎不見?”

曲煙茗望望西巷大門道:“爹娘去買些用度,要我在這裏等。”語氣突轉憂傷道,“那不是高公子麼。”顧餘修頓手,循她目光看去,就見高竹寒正下馬走來,還有半鑒跟隨在後。

“原來,曲姑娘並未離開廣平城。”高竹寒溫和道,“這般支攤賣茶,很是辛苦。我屢次勸說父親,仍是不肯聘回曲姑娘。”

曲煙茗微微矮身道:“多謝高公子掛念。茶攤雖是辛苦,微薄收入亦可供得三人衣食。無高府烹茶的閑適,卻是自由散漫,別有情致。”

高竹寒臉色略略一暗,仍是溫聲道:“不知曲姑娘可還有好茶,分我一錢品飲?”

“好茶自是有,”曲煙茗強自鎮定道,“不過,此刻並未帶在身邊。若是高公子想飲,吩咐半鑒去嘉木軒取就好。”

高竹寒道謝後,就與半鑒騎馬離開。曲煙茗望著兩人背影,久久不動。顧餘修輕歎一口氣,將巾帕收回袖中。

“去西巷中售賣茶湯?”曲煙茗看著手捧茶包的半鑒,不可置信道。

半鑒耐心道:“可不是,我家少爺與西巷墳典行中的蟠龍閣潘老板熟識,便與他談妥,讓曲姑娘在書齋中賣茶,免得風吹日曬。況且,在西巷門口,隻有開市關市之時有人買茶,書齋則白日人多,縱使地方逼仄,到底是一席之地。曲姑娘答應罷,不然,我如何向少爺交代。”

曲煙茗見曲父曲母連連答應,仍是猶豫不決,正要開口,一旁擺弄棋子的顧餘修道:“曲姑娘忍得了風雨辛苦,總不能讓二老也受苦罷。”說完,繼續支頤思量。

“明日起,我便去蟠龍閣賣茶。”曲煙茗似有艱難又頗為堅定道。

西巷之內,東南方位,正是墳典行,商鋪鱗次櫛比,好不熱鬧。蟠龍閣,店鋪狹長逼仄,三麵滿是層層碼放頂在屋頂的書冊,中間亦是竹架佇立,書冊滿滿。臨門角落,曲父忙碌收錢買茶,曲煙茗坐在門外台階煮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