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二章 北路初逢(1 / 2)

碧空曠遠、流雲清淺,晴明殿中,皇後端坐,秋碧侍立在旁,曲煙茗和柔薇矮身見禮。

“夏狩每年皆有,聖上攜後宮嬪妃與前朝重臣前往北地的上原行宮避暑、狩獵,大約兩三月。”秋碧見曲煙茗與柔薇點頭,續道,“今年的夏狩,因了練兵,比往年更加熱鬧。後宮除卻皇後娘娘和三皇子,還有陳賢妃、洪都公主。你們此番跟從,自是要專心侍茶。”

曲煙茗輕蹙眉頭道:“平日在宮中侍茶容易一些,茶葉茶器盡皆齊全。若是長途跋涉、逗留許久,攜帶貯存茶葉本就極難,更何況眾多茶器,路途顛簸,著實不好運送。不過,柔薇於尋常茶葉的衝泡已然熟稔,該是應付得來。”

皇後輕呷一口茶湯道:“其餘諸事與往年並無二致,偏就茶器一事,你們多多用心心揀選一些讓衛隊小心護送。聖上最近愈加嗜茶,路途之中也應要品茶,可含糊不得。還有,聖上囑咐,將煎茶法的茶器也帶上,許多前朝大臣喜那碧綠茶湯,卻又無人會煮。”

“請娘娘放心,我與柔薇會備好一應物什。春天存下不少茶葉,想來該是足夠了。”曲煙茗頷首道。

回到茶房,曲煙茗與柔薇便忙碌起來,將茶葉茶器盡數擺放出來挑選。白瓷、青瓷、紫砂、黑陶,琳琅滿目。

“煙茗姐姐,夏狩時節天氣炎熱,北地當是幹燥,應是多攜綠茶和清熱藥材,配以白瓷、青瓷茶器,該是合適。”柔薇道,居高臨下掃視茶器,如同點兵。

曲煙茗點點頭,拿過具列中的紫砂壺杯道:“各色材質的茶器皆要備下,若遇天氣忽冷或胃腸涼寒,也好應急。黑陶茶器也備上兩套罷,出去不比在宮中一切方便。”

“泡茶之法的茶器本就不多,到了行宮自可用得齊全,路途之中也有簡便用度。可是,那煎茶法又該如何?”柔薇手捧紙囊包裹的餅茶問道,“難不成要將二十四茶器盡皆帶走?”

“我們攜裝有茶末的茶盒而行,那棨、撲、焙、貫、棚、穿、育等七種焙茶用具便可省去,亦可不帶茶碾和拂末。風爐、灰承、炭撾、交床等煮茶器具可以鼎立代替,想來行宮之中也不難尋到。聽說行宮在山川之間,可取泉水或溪流,如此一來,水方、滌方與漉水囊也可省掉。”曲煙茗邊思索邊道。

“所以,我們隻需將瓢、碗、竹筴、熟盂、鹽台等放入筥中便可,連都籃也不用了。”柔薇笑道。

柔薇依言詳細記下所帶茶葉與茶器,曲煙茗則認真配製藥茶,兩人一忙便是許多時日。轉眼之間,夏狩出宮之日就已到來。

“這茶器皆是陶瓷,經不起顛簸,各位軍爺再小心也不為過。還有那茶葉,切不可見光著濕,我每日都會來檢視。辛苦各位軍爺了。”柔薇仔細向運送茶器的衛隊道。

曲煙茗笑著將柔薇拉走道:“這已經是你今早第四次叮囑衛隊了。那車裏裝的都是給聖上皇後的用度,他們怎敢大意。你不必這般緊張。”

“煙茗姐姐,那該是高編修和顧待詔。怎麼夏狩連文苑之人也跟去?”柔薇忽然指著不遠處道。曲煙茗舉目望去,在寧帝的盛大儀仗之中,身著紫、紅、綠、青各色衣衫的大臣擠擠挨挨,文苑臣子赫然在列。高竹寒雖是綠衫,卻位置靠前,而青衫的顧餘修默然等在最後。

這時,寧帝的馬車緩緩行來,眾人山呼海應地行禮。寧帝從車裏出來,見眾人起身,便道:“走罷,路途遙遠,勞桐親王多費心。”桐親王跟隨在後,勒馬點頭,聞言指揮眾人先後啟程。

夏日天長,天子儀仗曉行夜宿,雖是人數輜重繁多,但也走得不慢,十日後,就行至江邊。寬敞華麗的大船早已泊在江邊,靜靜望著天子一行人緩慢上船,再莊重威嚴地向江心航行。

江麵寬闊,風清氣朗,涼爽暢快,江景令人心曠神怡。

寧帝負手立於船頭,遙望水天一色,向身旁的桐親王道:“如此良辰美景,若無茶湯,豈非遺憾。”

“皇兄真是風雅無雙,臣弟竟將此忘記了。”桐親王側首向身邊宮人道,“快去請煙茗姑娘和柔薇姑娘來此為聖上烹茶。”宮人聞言不敢怠慢,快步下去。

不多時,曲煙茗與柔薇手端茶盤而來,落座烹茶,從容自在。茶盤之上,蓋碗、公道杯、品茗杯、茶荷、茶匙一應俱全。兩人麵向寧帝、側靠船舷,背後是廣闊江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