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十九章 風漏逢雨(1 / 2)

丹國騎兵一改之前迅猛勇武,自從那日山穀中遭襲,便似驚弓之鳥,一路撤退,雖是有力也難抵大寧誌氣高揚的將士。幾日追擊,北境大軍穿林越山,嘶鳴戰馬如同橫掃山林的烈風,自南向北,席卷而過,不留一點空白。

明景瑞令天同軍為先鋒,桐親王率紫微、廉貞、破軍、貪狼四軍為中堅,明景軒則帶武曲軍殿後。過了山地,進了草原,視野頗為開闊,高歌猛進的將士更是興奮不已,行軍速度不斷加快,仿佛一支疾飛箭矢,直向敵人腹地。

“將軍,你看東南方,情況不妙。”天同將軍略略勒緊韁繩道。明景瑞向東看去,眉頭不由得皺起。

忽然,天地交界之處,若幹黑點移動,越來越大,不多時,便成一隊奔馳騎兵,撕開隨風飄蕩的草海,衝向大軍最後。

明景瑞忙遞給天同將軍一個眼色,後者利落放出煙花。大軍頓時驚動,明景軒下令嚴陣以待,桐親王則傳令位置最為靠後的貪狼軍與武曲軍共同迎敵。

那隊騎兵好似展翅橫掠碧空的雁行,還未撲到武曲軍,就大放箭雨。明景軒見狀,一邊揮刀格擋,一邊鎮定指揮,身先士卒、毫不畏懼。武曲軍變換陣列,前排兵士持盾擋箭,後排兵士手持弓弩,亦是放箭。那騎兵的腳步並未為箭雨阻擋半點,雖有傷亡,仍是執拗衝來,速度之快令人咋舌,轉眼之間就與武曲軍短兵相接,使得貪狼軍來不及支援。

一時間,刀光箭影交織,映襯空落日光,破空聲響大如風暴,打破草原上的靜謐。武曲軍將士皆是勇猛,交戰不久,就斬殺敵方幾十騎兵。貪狼軍兩麵包抄,眼見就要吞並這突如其來的敵軍。損傷嚴重的丹國騎兵,忙調轉馬頭,顧不得身後重又飛下的箭雨,向南遁逃,瞬間又隱沒於高高草葉之間。

“窮寇莫追,”明景軒告誡武曲將軍和貪狼將軍,整頓兵馬,就見明景瑞和顧餘修策馬而來,待得行近方道,“我無事,四弟、顧待詔不必擔心。”。

明景瑞勒馬站定,道:“三哥,讓顧兄在你手下罷。”顧餘修聞言,駕馬站在明景軒身邊。

“多謝四弟。眼下,我是北境大軍最為薄弱之處。方才,雖未是小勝,但敵方明顯不曾認真進攻,許是在探我虛實。”明景軒鎮定道。

“行軍途中遭遇敵方小隊騎兵騷擾,也是尋常,三哥就如剛剛那般指揮就好。”明景瑞說完,便策馬回了前麵。

幾日之間,不斷有丹國騎兵神出鬼沒,從四麵八方來侵擾。除卻武曲軍受到的攻擊最多外,天同軍也擋卻不少,連大隊人馬也不例外。小隊的丹國騎兵來去如風、從不戀戰,似乎並不期待戰果,甚至夜晚也時常偷襲,雖是規模不大,但不間斷,夢魘般縈繞不去。

軍帳中,桐親王掃視諸位將軍,問道:“這幾日,箭矢應是頗為耗費罷?”

“不錯,”明景瑞道,“尤其武曲軍和天同軍為甚,為了儉省,隻好清理時重新收回,用了不少時間,耽擱了行軍。”

“所以,巴特爾是畏懼我們進軍迅速,以小股騎兵不斷騷擾,企圖拖延疲累大軍。而我們,忙於應付,無暇尋找丹國騎兵的主力。”明景軒道。

桐親王道:“明日將行至飛草山,奪取高地,登高瞭望,縱使草木茂盛,也該是會有所發現。”眾人領命。

翌日,大軍比往常更為迅疾,直奔草原上很是醒目的飛草山,派出天同軍應付不時出現的散兵遊勇。那山連綿起伏,仿佛橫亙天邊的一筆墨色,間或山穀峽穀,看似渾圓實則複雜。

破軍軍尋了兩山之間的緩坡,先行上山探察,行至山頂,四處遙望,發覺這山很是平靜無虞。大軍停駐在飛草山下,紫薇軍和廉貞軍更是深入兩山間。桐親王策馬向山,留明景瑞在武曲軍後警戒,同兩位皇子、幾位將軍沿山坡攀爬。

才至半途,就聽鼓聲隆隆如雷滾來,山上喊聲驟起震天,丹國步兵頓時漫山遍野。飛草山下,大批騎兵黑雲翻墨般洶湧而來,直撲北境大軍。

“不好,這是陷阱。”桐親王臉色陰沉下令道,“景瑞領天同、武曲兩軍守住山腳,景軒與我抵抗山上步兵,且戰且退下山。紫微軍和廉貞軍接應山上山下,切不可讓巴特爾斬斷大軍。”

大寧將士得令,皆是振奮精神、列陣迎敵、前盾後箭、大車為營。丹國騎兵再顯驚人速度,源源不斷用來,將北境大軍團團圍在飛草山,在箭雨的攻擊掩護下,向大寧將士發起猛烈攻擊。一時間,箭雨交錯、刀光不絕,喊殺之聲驚天動地,血腥氣息鬼魅般蔓延開來、徘徊不去,甲衣染紅映天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