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餘修餘光掃過裝模作樣的喬知,嘴角銜笑,穩步走到棋枰邊,恭敬揖道:“在下顧餘修,承諸棋手所讓,忝為首位。”
慕逢堯見顧餘修落座後,才道:“好馬尚需好鞍,與高手過招亦要精致棋枰。此‘楸玉局’為楸木棋枰和冷暖玉棋子。安國有名山曰集真山,山中產楸木,雕琢成棋枰,光潔可鑒。山中有凝霞台,台上有手談池,這池中自然生成玉質棋子,且分黑白,冬溫夏冷,故謂之冷暖玉棋子。”
眾人聞言,引頸爭望,皆是大為讚歎。剛剛還垂頭喪氣的錦落,此時也微微揚起下巴,傲視無甚表情的顧餘修。
“客從遠來,請執黑先行。”顧餘修拿過白玉棋子道,頷首垂眸,靜默等待。
慕逢堯斂起笑容,拿起黑子,同樣落子在右上角的星位。顧餘修兩隻捏住白子,想也未想便在右下角星位落下一子,見慕逢堯占據左上角的星,就占了左下角的星。
看著黑白分明的棋枰,慕逢堯略略猶豫,落定右下角,與顧餘修爭奪開來。顧餘修鎮定自若,始終不曾有半分喜怒哀樂,甚至連頭也未抬,文雅安靜地執白,與慕逢堯戰遍四角、廝殺中腹。
而慕逢堯,亦非尋常棋手,一改方才狂妄,謹慎落子,不久,就拚殺頗為猛烈。顧餘修輕輕驟起眉頭,摩挲手中棋子,許久都未落下白子。
這時,陪在皇後身邊的曲煙茗緊握兩手、櫻唇微張,目光極為柔和地定定看著顧餘修,連秋碧過來低聲吩咐續茶也未聽到。柔薇見狀,手執茶壺為皇後添茶。
麵無表情的顧餘修,右手遊走棋枰一周,在不起眼之處落子,鎮定再摸出一顆白子。
慕逢堯頓時瞠目結舌,已然伸出的手臂重又縮回,看著滿盤黑白,凝思半晌,搖頭道:“顧待詔棋藝高超,我中盤服輸。我見與錦落姑娘對弈的喬待詔棋藝與我在伯仲之間,便有些輕狂,叫囂與顧待詔對壘,不想自投羅網。顧待詔不愧為大寧第一高手,我輸得心服口服。不知方才那是何招數?”
“慕太子過謙了。”顧餘修起身作揖道,“慕太子棋藝精湛,就是大寧也少有人可敵。承讓了承讓了。至於那招,是為‘鎮神頭’。”
“顧待詔這般棋藝,安國無人可比。慕大人,看來,這棋事一節,安國又是遜於大寧朝,無需再比了。”慕逢堯向安國使臣道。
安國使臣慕然道:“是,太子。如此一來,僅餘茶事一節。”
“慕大人,”濟國使臣卜先上前道,“濟國此來,自是仰觀大寧盛世,但也承襲大寧茶風,成濟國茶禮。在安國鬥茶之前,濟國願一展茶禮,共祝茶事繁華。”
寧帝沉聲道:“難得濟國與世無爭。朕也對濟國茶禮有所耳聞,遺憾未能見上一見。今日若能在此觀賞,亦是大寧君臣的榮幸。”
“多謝聖上。且容我等略為準備。”卜先答道,轉身吩咐身邊隨從,殿上宮人也忙碌起來。
不多時,濟國茶師卜英上前道:“濟國茶禮,既有尋常茶禮,也有五行茶禮。這尋常茶禮,邀大寧之人為茶客,不知聖上欲遣何人?”
“高愛卿,便由你做這茶客罷。”
高百青忙謝道:“遵旨。”言罷,步至卜英麵前道。
“歡迎歡迎,”卜英恭敬道,將高百青引致茶席前,立於東南向,再行致意,坐東麵西,示意高百青坐西麵東。
“濟國茶禮,依名茶不同,分為‘末茶法’、‘餅茶法’、‘錢茶法’和‘葉茶法’四種。今日之法即為葉茶法。”卜英說著,將事先備好的茶具搬至麵前,折疊茶巾並置於茶具左邊,後注水入茶壺以溫熱,再分水入杯,將清水棄於退水器中。
卜英揭開壺蓋,注入些微沸水,右手執茶匙,左手持分茶罐,取出茶葉放在壺中,再用注水至漫溢,蓋上壺蓋,道:“季節不同,投茶之法亦是相異。春秋用中投法,夏季采上投法,冬季自是下投法。”說完,手執茶壺,自右至左、分為三次出湯入杯,茶湯斟至杯中六七分滿。
卜英右手舉杯托,左手把住手袖,恭敬將茶杯奉至高百青麵前茶桌,再回自己茶桌捧起茶杯,看向高百青,恭敬道:“請喝茶。”高百青答“多謝”後,與卜英一同舉杯品茶。
“濟國茶禮,講求的真諦,一為‘和、敬、儉、真’,一為‘清、敬、和、樂’。”卜英開口道,“和是心地善良,敬是彼此尊重,儉是儉樸清廉,真是以誠相待。至於‘清、敬、和、樂’之中,清為輕鬆愉悅的心緒,敬為懷有謙卑之心,和則是拋卻雜念煩惱、平和和氣品茶,樂為飲茶之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