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零五章 此意成丘(上)(1 / 2)

臨街茶肆,門楣簡樸,竹椅散布,灶台上整整齊齊碼放的白瓷茶碗如同山巔靜雪。茶肆深處,濃蔭蔽日,茶客談笑風生,夥計靈活穿行,茶香四散飄蕩,十分擁擠、熱鬧非常。

曲父攜曲煙茗和柔薇,進了這家茶肆,尋了一張茶桌坐下,見夥計過來,便放下幾文錢,買了三碗茶,悠然飲著。

“從武山逆流而上,到了這川州,到底路途遙遠。”曲父呷了一口茶道,“至於那蒙山,還要幾日路程。”

曲煙茗側首問道:“此去蒙山,可是尋那黃芽茶?我早聞這極為幼嫩的黃茶,可惜無緣得見。黃茶日漸式微,想飲到已是不易。若能得見如何製得,可謂幸甚至哉。”

“快看,”柔薇忽然興奮道,一手指著不遠處樹下圍聚站立的男子女子。幾人皆是手持三尺長嘴銅壺,嚴陣以待。

竹桌旁,兩名女子麵對而立,左手先是負在身後,右手轉動茶壺後置於身前,用左手托底舉在頭頂,兩腿錯開半蹲,右手握提梁、左手攬長嘴,傾注茶湯至白瓷茶碗中。

兩女子清亮聲音道:“第一式,玉女祈福。”

起身後,兩女子左手托嘴、右手轉壺,微彎雙腿,右手高舉提梁,側身倒茶,道:“第二式,春風拂麵。”

“爹,女子纖弱,手執銅壺翻轉,卻是另有柔美,甚是賞心悅目。”曲煙茗道,“難不成,這便是川城獨有的‘鳳舞十八式’?”

曲父仍是看著那邊,笑道:“煙兒聰慧。年輕之時,我來到川城,曾見‘龍行十八式’,很是剛健威猛,卻無緣得見‘鳳舞十八式’。不想,今日在這茶肆中一飽眼福。”

“龍行、鳳舞,當是男子為龍、女子作鳳了。”柔薇微微點頭道。兩女子右手執壺旋轉,自身後將銅壺遞與左手,再右手倒提銅壺,將長嘴穿過左臂臂彎,回首注茶,頗為溫婉。

“第三式,回眸一笑。第四式,觀音沾水。第五式,懷中抱月。”

曲煙茗一手支頤,半傾身子望著,讚歎道:“這茶藝,不僅十分好看,且每招每式的名字都雅致得緊。不過,為何會有這長嘴銅壺,又為何會有這般與茶事靜雅相異的茶技?”

曲父招呼夥計續水後,笑著問道:“你看著茶肆之中,不似嘉木軒那般寬敞。幾人圍坐一起,談天說地,夥計又該如何添茶?”

“原來如此。茶肆擁擠,夥計雖是添茶,卻又不可靠近過甚、打擾茶客。所以,便有人製了這長嘴銅壺。隻是,那人怕是未曾料到,小小銅壺,竟為後人化出諸般炫目技藝,使得添茶退居其次了。”

柔薇輕輕搖頭,頗有幾分無奈幾分涼薄道:“世間之事,總是為流年變卻,彼時此時,麵目全非。”

此時,兩女子仍是兩手舞動銅壺,仿佛翩躚起舞,不住道:“第六式,織女拋梭。第七式,蜻蜒點水。第八式,木蘭挽弓。第九式,貴妃醉酒。第十式,鳳舞九天。十一式,孔雀開屏。十二式,單鳳朝陽。十三式,鳳凰點頭。十四式,反彈琵琶。十五式,借花獻佛。十六式,喜鵲鬧梅。十七式,鯉魚翻身。十八式,百鳥朝鳳。”

曲煙茗輕拍兩手,笑道:“我最喜那‘反彈琵琶’。左手負於腰際,右手高提銅壺,身子微矮,長嘴橫胸,注茶入碗。這行雲流水般的動作,真真美極。柔薇,你最喜哪式?”

“我?”柔薇眼中的張皇一閃而逝,勾起嘴角道,“這十八式中,當是‘鳳舞九天’最為酣暢。右手高舉銅壺過頭,左手握住壺嘴,長嘴斜過脖頸,矮身傾注,舒展如同鳳凰展翅。”

曲煙茗點點頭,見幾位女子在旁邊男子的指點下,重又練習,問道:“爹,怎無那‘龍行十八式’?想來該是更為好看。”

“不如,我們去蒙山看罷。”曲父見幾人並無重又舞起的意思,便道,“說來,曾有僧人在蒙山結廬清修,創了‘龍行十八式’,以為修行,隻在僧人中流傳。後來,這技藝才漸漸流入山下,成了茶人的尋常。”

曲父起身整整衣衫道:“上山罷,去玉頂寺。”曲煙茗和柔薇聞言,相視一笑,離了茶肆。

青峰連綿橫亙,半切碧天;雲海翻滾如潮,籠罩蒼山。草木掩映中,一座寧謐禪寺似與世隔絕。寺中空地植有茶樹七棵,皆是矮小疏朗。

三人循山路而上,待得天色已近黃昏,才走到山巔,同寺中僧人說過後方住下。

看著七棵茶樹,曲煙茗難掩興奮,道:“這該是吳理真手植的茶樹罷?”

“此地便是皇茶園,為茶祖種下第一棵茶樹之處。”知客僧道,“寺中供奉的就是這位茶祖。”三人聞言,皆是進得大殿,恭敬為這茶道大師奉香,才拜見住持無觀禪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