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傳《且向花深覓素心》 第一百三十一章 勞骨苦心(外傳)(1 / 2)

外傳《且向花深覓素心》第一章“勞骨苦心”

青巒疊嶂,雲霧浮沉,日光漣漪,千山連綿,溪泉潺潺,花草搖曳。

便是在這山水秀美的深山中,雄偉輝煌、錯落有致的屋宇點綴山前峰後,成威嚴隱秘的世外園林。這偌大園子的一角,深窄的山穀中,如茵碧草間,房屋三兩,孩童四五,卻是並無歡暢笑語。

身著灰衣、墨發高束的男子,正負手踱在孩童中間,目光滑過小小身軀。那些孩童,皆是兩腳前後開立,前腿屈膝成水平,後腿蹬直,腳尖內扣,上體正對前方。

中有一女童,年歲最幼,總角垂髫,頗為可愛。她前腿如弓箭之弓緊繃上勁,後退如箭矢一般挺直,正頭挺胸、塌腰合胯,靜立不動,較其餘年歲稍長的孩童,更為專注。

那男子遙望山峰入雲,悠然道:“心渺,昨日教與的詩,可還記得?若是記得,背來聽聽。”

“記……記得,”另一女童緊張稚嫩的聲音道,“青青……園中葵,朝……朝……露……待日晞。”隨即,便抿住嘴唇,半晌不言,生生憋得滿臉通紅。

灰衣男子看也未看,隨手一揚,手中驀然多出的灰影橫掃心渺。心渺猝不及防地跌倒在地,看看男子,忙爬起重又蹲好弓步,強忍眼中洶湧淚水,怯生生道:“請無住師父責罰。”

“亦止,你可背得出來?”風無住並未理會心渺的話語,整整手中灰色棉布編成的鞭子,聲音冷漠問道。

那最為年幼的女童吞吞口水,舔舔略微幹裂的嘴唇,稚嫩聲音吟道:“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百川東到海,何時複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亦止才滿四歲,你又比她大兩歲,同是學武藝詩文兩年,卻是難及她一半。受罰事小,入不得問劍閣事大。”風無住忽然手腕翻動,先後掃向其餘孩童。幾人都是身子搖晃,更有人瞬間跌倒,獨有亦止穩如磐石。

風無住見狀道:“你們別忘了,入不了問劍閣,便是死路一條。畢竟,風氏堂,不養閑人。”孩童聞言俱是臉色大變,紛紛站好,故作鎮定地擺好弓步,不敢言語。

“今日弓步便到這裏。”指著不遠處一字排開的銅盆道,“去練定睛法罷,俯身目視水底,再以手向眼潑水。切忌,潑水之時不可眨眼。”

孩童們爭先恐後地奔到水盆邊,傾身看水。單單亦止緩緩站直身子,才緩步走到盆邊,負手俯身,靜靜盯著水麵。

風無住仍是悠哉來回踱步,道:“從明日起,除亦止外,其他人每晚定視明月的時長再加半個時辰。”

然而,月上樹杪,亦止同餘下孩童,立於懸崖上,凝視圓圓月輪,整整一個時辰,不曾有半分動作。

三年光陰,匆匆而過,當初的四歲孩童,長高不少,卻是毫無天真爛漫,愈加冷靜淡然。幾個孩童整日在一處學武讀詩,聞雞起舞、苦讀硬背,漸漸對所學熟稔,不分伯仲。

“你們在風氏堂中學了這許多,不過是皮毛而已。今後,琴棋書畫、詩酒茶花,樣樣不少。而今日起,便同這三位師父學畫、棋、琴。”風無住說著,指指身後三人,續道,“三年後,便是問劍閣的入閣試練,你們的生死,全在那一天。琴、棋、書、畫俱佳者,方能學劍。許是有人生有人死,許是無人生還。”

七歲上的孩童,到底幼稚,驚恐地看看風無住無甚表情的麵龐,作揖答應。

黑白兩色落棋枰,四方廝殺費思量,執子茫然猶豫久,放定刹那成永長。鬆煙輕磨流幽玄,墨床常伴孤燭淚,揮毫走紙端正字,遍書詩詞賦曲文。工筆細描眉眼間,潑墨山水氤氳遠,金碧裝點千裏卷,方寸扇麵繪蛺蝶。桐木七弦張幽思,輕撫徘徊並鶯語,鏗鏘聲聲遏流雲,五音皆全訴無心。

年華總是無情,縱使幾個孩童日日用功四藝同文武,暗自較勁爭高下,仍是難擋噩夢般的一日終將到來。

轉眼之間,亦止已屆十歲,越發平靜如深水,喜怒不形於色。試煉那日,早早來到問劍閣前,看看牌匾上龍飛鳳舞的大字,又看看身後的萬丈深淵,頷首思慮,心中波濤洶湧。

“亦止,我不想死。”心渺走到亦止身邊,可憐兮兮道,“我不想隻活短短十二載。可是,我學藝不精,以為到了這日,萬事都會好,不想還是一如既往地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