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傳《且向花深覓素心》 第二百章 醉臥韶光(外傳)(1 / 3)

外傳《且向花深覓素心》第七十章“醉臥韶光”

柔風輕拂,淡雲閑逸,青山綠水,不改如初。

風亦止同晝安別過,方隨明景瑞一行人北上。因著明思瑞,何心渺便跟從照顧,盡心盡力,亦是十分愉悅。

入了廣平城,風亦止才知,所謂世事,是時過境遷的麵目全非,也是如似未離的隻如初見。

從前桐親王的別業,離城南軍營近些,便為明景軒要來。此番,明景軒便將三人安置在這裏,又調來放心的侍從和護衛,向明景瑞道:“如此,你自可放心同我回宮罷。事情未成,你還是謹慎為好。”

“多謝三哥周全。”明景瑞一手攬著風亦止,笑道,“且讓我再陪陪他們母子。”

明景軒搖頭輕笑,道:“我在前堂等你。莫要耽擱太過,我尚有事情囑咐你。”何心渺聞言,將明思瑞交與二人,引明景軒向前堂而去。

“我遣來的人大都尋常,你也知不得不如此。還望心渺姑娘多多費心,驚醒一些。若是別業中有事,心渺姑娘自可尋守門之人。”明景軒向她背影叮囑道。

何心渺聞言止步,回身一禮:“我曉得了。多謝三皇子費心。”見他要走,忙問道,“不知三皇子對亦止妹妹之事可有想法?可是方便透露一二?”

明景軒站定,頷首看著她,想想道:“風姑娘同大寧結下血海深仇,怕是不易解。”

“多謝三皇子指點。”何心渺鄭重抱拳謝過,遠遠見明景瑞身影,垂手斂眉侍立在側,送走兩位皇子。

幾日後的玉明殿,寧帝端坐正中,皇後、陳賢妃分侍兩旁,下首立著高百青、楊尚書、靈均長公主、顧餘修、洪都公主和高竹寒。

明景軒攜明景瑞、風亦止、何心渺和明思瑞齊齊見禮,道:“父皇,風姑娘、何姑娘帶到。”

寧帝略一揚手,見明景軒在旁站定,方沉聲道:“一別幾近兩載,兩位姑娘可是還好?”

“多謝聖上掛念,我和心渺忙於堂中之事,雖有坎坷,亦是差強人意。”風亦止恭敬禮道。

“那孩子,可是明思瑞?”寧帝定定看著何心渺懷中總角孩童,問道。

風亦止抱過明思瑞,道:“此為四皇子和我的兒子,明思瑞。”見靈均長公主展開兩臂,猶豫片刻,還是將明思瑞交與她。

靈均長公主剛剛抱過明思瑞,就見他望著寧帝,輕聲喚道:“爺爺。”眾人微愣。寧帝臉上驚訝感慨一閃而逝。

“風氏堂之事,朕也有所耳聞,頗為意外。本來,朕已同景軒長遠謀劃,滅風氏堂、侵入麗國。不想,隻可完成一半,多少還是有些遺憾。”寧帝麵色平靜道。

風亦止道:“此番,到底是堂內之事,就不勞他人插手。畢竟,自家事情,還要自家解決。”

寧帝道:“本來,你和景瑞的事,不是不可答應。可惜,你終究不是一介婢女。”此言一出,眾人皆是有些吃驚,紛紛看向風亦止。

“民女自是曉得罪孽深重。”風亦止玉手按住明景瑞手臂,緩緩跪倒在地,“我出道以來,殺人放火、挑撥離間、攪亂朝堂、為禍後宮,先後令濟國、丹國、安國生亂。在大寧臥底時,扶住桐親王、陷害靈均長公主、殺害慕逢晴、屠戮天牢守衛,這種種都是罪不容誅。”

寧帝道:“大方承認,毫無推脫,是為高手風範。不過,冤有頭、債有主,更何況是殺弟之痛、害妹之仇和舉國大恨?景軒,你覺得,這般仇恨,該如何了結?”眾人皆是看向明景軒,神情緊張。

“父皇,”明景軒文雅揖道,“恩怨情仇俱是難以否認。可是,思瑞是我大寧長孫,風姑娘按理當是母以子貴。而這血海深仇,歸根結底是歸附麗國的風氏堂所為。如今,麗國雖戰,仇卻是難報。而風姑娘又是攻破風氏堂的功臣之一,於大寧而言,當是代為複仇。以此言之,兒臣以為,風姑娘當是有功可認。”

眾人愈加疑惑驚奇,自是想不到明景軒不僅幫襯風亦止,更提出這般合理緣由。高百青搖頭上前道:“三皇子所言雖是有力,但萬千將士、多少孤寡、喪親之痛、後悔莫及,豈非談笑間可煙消雲散?”

未及明景軒再言,何心渺“撲通”一聲跪倒在風亦止身後,冷靜道:“聖上同宰相大人所言,當是覺這場浩劫自是有所歸咎。亦主謀劃不錯,但無我等四處奔走、造假探察、明槍暗箭,當是無有所成。她手下四人,攻破風過山時,列星為保護亦主身亡,平畫為何迢遞所殺。”

“而我,與亦主一同長大,琴棋書畫、詩酒茶花、醫毒武功,莫不形影相隨。”何心渺深吸一口氣,續道,“後來,我成亦主手下,隨她東南西北。她的計謀,半數是我付諸實施。單在大寧,我臥底在慕逢晴身邊傳遞消息,捏造證據陷害靈均長公主。而且,天牢之中,風無住所放毒藥‘漫天花雨’是我師父得意之作,卻是我親手配製。”

何心渺抬首看向寧帝,眼中毫無懼意,鎮定道:“所以,這諸般仇恨,算來應是我所為。還請聖上明辨是非。我願請死,以謝千萬罪過。”言罷,她玉手晃動,拿下發間一支玉釵,就要刺入心窩。眾人見狀,皆是倒吸冷氣,嬪妃公主更是幾乎嚇暈過去。

千鈞一發之際,風亦止閃身搶下那隻玉釵,握在手中,不料還是劃破她手臂,苦笑道:“心渺,我知你想一死換我安平。可是,你別忘了,從未快過我,想在我麵前自盡,真是癡人說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