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一章 成舍我先生年表(3 / 3)

9月8日,北平記者97人舉行第一次理監事聯席會議,選舉結果成舍我當選為三人常務監事之一,另外兩人為李誠毅、馬在天。

9月11日舉行了會議,擬定了職工待遇標準,擬提高20%-40%。

11月,國民政府在南京召開國民大會,成舍我以國民參政員及社會賢達身份當選為國大代表,參與製憲工作。

1947年——49歲,北平。

4月22日,重慶《世界日報》載文披露:近幾個月以來各地先後有100種以上的報紙與雜誌因為政府“登記未準”或“當未辦竣登記手續”,遭到查禁或勒令停刊處罰。

9月1日“九一記者節”,北平廣播電台樂清北平市新聞界舉行記者集體廣播,共40分鍾。由“北平日報公會”理事長張明煒,北平《世界日報》社社長成舍我,《華北日報》總編輯詹辱生,《新民報》經理張恨水五人主講,題目是“由紀念九一記者節談到今日的記者”。

全國舉行“行憲後第一屆立法委員選舉”,成舍我在北平當選為第一屆立法委員。

1948年——50歲,北平、南京。

9月,南下南京,參加第一次立法會議。

12月初,中國人民解放軍包圍平、津,兩地之間交通斷絕。

12月14日,從上海坐船到天津,原擬即日轉乘火車回北平,因平津交通斷絕,遂留滯天津。

12月18日,設法從天津搭乘飛機轉往上海。

1949年——51歲,上海、香港。

1月21日,北平和平解放。

2月25日,中國北平市軍事管製委員會通令查封北平《世界日報》,報社資產旋被沒收。

2月26日,中共廣播電台播報了封閉北平《世界日報》的廣播。

3月1日,成舍我在上海《申報》、《新聞報》等各大報上發表聲明,反駁中共封閉北平《世界日報》的廣播聲明。

4月,攜家眷抵達香港。

7月,成舍我僅主持了最初四個月,後來由陳雲閣接辦的重慶《世界日報》因發表指責國民黨四川省主席王陵基和重慶市長楊森的文章,被國民黨重慶市黨部宣傳處處長吳熙祖奪得該報,該報至此實際已被國民黨重慶市黨部接收,成為其機關報。

1950年——52歲,香港。

冬,在香港與王雲五、卜少夫、程滄波、陳訓佘、陶百川、左舜生、阮毅成、徐複觀、劉百閔、雷嘯岑、許孝炎等人人發起籌辦《自由人》三日刊(半周刊)。

1951年——53歲,香港。

3月7日,《自由人》創刊,任社長兼總編輯,左舜生為董事長,卜少夫為總經理。後成舍我很快離開了香港,《自由人》於1959年9月13日因經濟不支而停刊。

是年成立“台北市編輯人協會”,成舍我與唐際清、曾虛白三人任該協會監事。

1952年——54歲,台北。

冬,居家遷往台北市,因國民黨政府實行“報禁”,成舍我本擬在台北複刊《世界日報》的計劃被迫擱置。從此數年,成舍我“斷絕了辦報念頭”,將工作的重心轉移到興辦新聞學校,豪言要培養一萬名新聞幹部回大陸去。

1953年——55歲,台北。

5月23日,“中華民國新聞編輯人協會”召開第五屆會員大會,成舍我主講“如何辦好一張報紙”。

1954年——56歲,台北。

1月,撰寫《記者四十年》一文,由其兩篇文章《我有三次值得追憶的“笑”》和《“機場”幾乎變成了“墳場”》整合而成,發表於台灣《報學》半年刊上。

1955年——57歲,台北。

2至7月間,發起籌備“世界新聞職業學校”。該校發起人共為19人:於右任、王雲五、肖同茲、林柏壽、成舍我、黃少穀、李中襄、端木愷、程滄波、陳訓佘、阮毅成、張明煒、遊彌堅、郭驥、謝然之、閻奉璋、辜振甫、葉明勳。

3月4日,以“立法委員”身份在台灣“立法院”第十五次會議上,以《人權保障與言論自由》為題,向當時的台灣“行政院”院長俞鴻鈞提出質詢:為當時失蹤五年的報人龔德柏和被捕三年的馬乘風鳴不平,質問為何對此二人“不審?不判?不殺?不放?”並發言質詢“新辦報紙雜誌何以不許登記?”

1956年——58歲,台北。

“世界新聞職業學校”在台北木柵溝子口成立,仍以“北平新聞職業專科學校”校訓“德智兼修、手腦並用”為校訓,成舍我擔任學校董事長兼校長。

1957年——59歲,台北。

在“世界新聞職業學校”內創辦《小世界》周刊,許孝炎為發行人,專供學生校內實習,並對外開放征稿。

1958年——60歲,台北。

5月,籌備創辦“世新廣播電台”,專供學生實習所用。

9月1日,“世新廣播電台”正式開播。

1959年——61歲,台北。

1960年——62歲,台北,美國。

應美國國務院邀請訪美,同時對美國新聞事業進行實地調查研究和交流工作。

“世界新聞職業學校”改製為“私立世界新聞專科學校”,肖同茲任董事長,成舍我任校長。

1961年——63歲,台北。

1962年——64歲,台北。

1963年——65歲,台北。

1964年——66歲,台北。

1月11日,夫人肖宗讓因病逝世於台北,終年60歲。成舍我“悲痛欲絕”,自挽長聯追悼。

1965年——67歲,台北。

1月2日,《小世界》周刊改版出刊,並正式對外發行,仍由許孝炎任發行人。

“世新廣播電視中心”大樓啟用。

1966年——68歲,台北。

1967年——69歲,台北。

1968年——70歲,台北。

70壽辰,台灣新聞界以公宴方式予以祝賀。香港《新聞天地》1021特辟祝壽專欄,刊登卜少夫《隻對工作有興趣的人》,肖同茲《老兵不老的成舍我先生》,鄧俊《我所認識的成舍我先生》,台北“世界新專”學生集體記述《師門沐恩記——我們敬記成舍我先生的訓誨》等紀念文章。

1969年——71歲,台北。

3月29日,與台北中興大學教授韓鏡良女士結婚。

11月,在台灣《傳記文學》上發表“《林白水傳》序”一文,紀念林白水先生。

1970年——72歲,台北。

1971年——73歲,台北。

1972年——74歲,台北。

1973年——75歲,台北。

11月11日,老友肖同茲病逝,成舍我暫行代理世新學校董事長。

1974年——76歲,台北。

1975年——77歲,台北。

因肖同茲逝世,董事會正式改選成舍我為世新學校董事長。同時因台灣《私立學校法》有關條文之規定,成舍我辭去校長一職,另聘洪為溥為校長。

1976年——78歲,台北。

1977年——79歲,台北。

6月,在台灣《傳記文學》第30卷第6期發表《我所接觸的季鸞先生》一文,紀念張季鸞先生。

1978年——80歲,台北。

8月26日80誕辰,為躲避門生故舊為其做壽,免於鋪張,提前偕夫人韓鏡良女士訪美探親遊曆,離台避壽,並作《八十自壽》詩一首贈故舊友好。詩雲:“八十到頭終強項,敢持庭訓報先親。生逢戰亂傷離別,老盼菁英致太平。壯誌未隨雙髻白,孤忠永共萬山青。隔洋此日夢垂念,頑健差堪告故人!”

1983年——85歲,台北。

7月,在《傳記文學》第43卷第1期上發表《如何塑造一個獨立記者的典型——從〈滄波文存〉中可獲得三項珍貴啟示》一文,紀念程滄波先生。

1986年——88歲,台北。

10月,“世界新專”舉行30年校慶,出版《世新三十年》紀念冊一本,內重載成舍我先生《我如何創辦世新》一文。

1988年——90歲,台北。

台灣“報禁”開放,成舍我先生以90高齡再次創辦《台灣立報》,並在7月13日《台灣立報》撰寫發刊辭《何以要創辦〈台灣立報〉?》

1989年——91歲,台北。

右腿骨折,換人工關節一個月後即返校繼續工作。

1990年——92歲,台北。

2月,因絞腸症入院治療,切除部分大腸,後感染肺炎,醫院一度報危。後漸漸康複,逾3個月後又出院返校繼續工作,督導《台灣立報》的出版與編輯事務。

1991年——93歲,台北。

2月18日,再度病發入院,經診斷為肺癌及多種並發症。

4月1日淩晨,心髒衰竭,與世長辭。

台灣“教育部”批準世新學校改製為“世界新聞傳播學院”,後在成舍我三女成嘉玲女士任校長期內升格為台灣“世新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