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計
很多人把麵膜當成魔力無限的煥膚法寶,其實不然,無論廣告打得怎麼天花亂墜,都不應對麵膜抱有超過精華液效果的期待。
1、成本決定內容
一些廉價的幾元錢一帖的麵膜,除去營銷和包裝費用後,成本所剩無幾,想讓其所含的20ml左右的麵膜液具有神奇的效果是不可能的。剖析一些廉價的麵貼膜成分表,看似黏稠的精華背後更多的是隱藏著增稠劑或高分子膠體,真正起效的無非是一些多元醇類保濕劑(如甘油、丙二醇、丁二醇等),想要大有作為實在很難。另外,很多廉價麵貼膜都會號稱天然蠶絲麵膜,天然蠶絲的價格較高,用來製作麵膜載體必然加大成本,護膚達人曾測試過某款號稱“天然蠶絲”的麵膜,發現它的纖維材質不過是棉而已,並非蠶絲。有的廠家甚至聲稱“蠶絲麵膜”本來就不是真的蠶絲,而是一種織布的類型,這讓人非常無語。所以,一分價錢一分貨,真是硬道理。
2、時間決定功效
多數麵膜敷貼的時間一般在15分鍾左右,敏感肌更要壓縮貼麵膜的時間至10分鍾以內,隨後會被清洗掉。如此短暫的停留時間難以在抗老、美白等方麵持續起效。當然,並不是說所有麵膜都難以起效,補水、清潔、抗炎、舒緩類麵膜還是可以很好地體現其自身的功能。
四種“膜”法給秋冬肌加餐
每一種麵膜都有自己的特點和性格,越了解越能體會到它的好處。
1、麵貼膜
該類麵膜選購的第一要點是成分表,功效成分在成分表的位置應盡量靠前,比如煙酰胺、傳明酸、維生素C衍生物,添加若能達到3%左右那就是極好的。
2、水洗類麵膜
除了注意成分表外,應該將目光集中在是否容易清洗上,盡量避免選用含有二氧化鈦成分的麵膜,因為不良廠家往往用這點可憐的即時遮蓋性成分來代替真正能減少黑色素的有效成分博得眼球(這和乳、霜中添加二氧化鈦的性質完全不同)。
3、泥漿類、軟膜粉類麵膜
這類麵膜在幹掉後不要揉搓麵部,而應該用水潤濕麵膜後,再用水或者潔麵產品徹底清洗,或者在其半幹狀態時就剝掉,以免幹掉的麵膜顆粒變粗揉搓時對皮膚產生不必要的磨損。
4、撕拉式麵膜
可以帶來“雞蛋剝殼”般的瞬間煥膚效果,頗受大齡女性的青睞,但是,應高度注意控製使用次數:一般油性肌膚三周兩次,幹性肌膚一月一次(甚至可以完全不必使用)較為合適。撕拉式麵膜因配方不同,成膜力有所區別,有的成膜非常結實,撕拉過程中覺得過於疼痛,那就應當選擇成膜力弱一點、配方溫柔一點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