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積極的心態
我們的生活,我們所處的這個世界是很現實的,成功並不像電影、電視劇裏所展現得那樣幸運和容易,人生的成功需要一個長久的積累需要艱辛的付出,需要積極的心態。隻有擁有了樂觀而積極的心態,我們才能在工作和生活中始終保持激情,從而認真負責地對待每一件事,抓住每一個微小的細節,這一個個看似不起眼、看似無關緊要的細節往往關乎全局發展。
要說成功真的有什麼捷徑,有什麼奧秘的話,那麼可以這樣說,成功的捷徑、成功的奧秘就在於細節。在大家認可、肯定你的成功之前,你必須始終保持以樂觀而積極的心態,過好自己的每一天,處理好每一件事情之中任何一個微小的細節。的確,積極的心態能夠讓你在做每一件事、進行每一項工作的過程中時時保持著充分的激情,充滿著不竭的動力,從而事半功倍,最終取得成功。
美國家喻戶曉、人人稱讚的籃球教練伍登,在其12年的籃球執教生涯中,曾經帶領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校隊贏得了12年比賽中的十次全國總冠軍。如此輝煌的成績,讓伍登成為美國人民公認的有史以來最成功、最偉大的籃球教練之一。
有一位記者這樣問他:“請問伍登教練,你是怎樣讓自己保持這種激情,讓你的球隊一次又一次地奪冠?”
伍登非常開心地回答:“在每天晚上睡覺之前,我都會心情愉快地對自己說:我今天的表現非常好,非常出色,而且明天的表現一定會比今天要更好、更出色。”
記者對於這個回答顯然有些不滿意,有些泄氣,反問他:“難道您的答案就是這麼簡單嗎?每天晚上告訴自己那樣一句話,真的就這麼簡單?”
伍登聽後,笑了笑,然後非常認真地說:“也許很多人都認為這似乎非常簡單,其實不然,我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這樣可以讓我天天保持一個樂觀的、積極的、向上的心態。有了這樣的心態,我才能保持充足的激情和動力,每一天都盡量把事情做到最好。”
正是因為伍登擁有超乎尋常的樂觀、積極的心態,所以才使他能夠每天保持充足的激情和動力,從而取得一個又一個成功。
成功者善於把握細節
戴爾公司的創始人戴爾1965年出生於休斯敦,他在1987年成立了戴爾公司。戴爾公司於1992年進入了《財富》雜誌500強之列,戴爾也因此成為其中最年輕的首席執行官。目前,戴爾公司名列《財富》雜誌500強的第48位,《財富》全球500強的第154位。從1995年起,戴爾公司一直被《財富》雜誌評選為“最受仰慕的公司”。2001年,戴爾公司名列《財富》雜誌500強的第10位。戴爾能夠取得如此成就,與他的善於把握細節是密不可分的。
戴爾在年輕的時候就是一個非常注重細節,尤其是注重自己形象方麵細節的人。當然,這並不是說他特別愛美,而是他能夠清楚地認識到,在這個充滿激烈競爭的商業社會中,人與人初次見麵、一開始的交往,很多人都是根據對方的衣著來判斷其實力的,良好的自我形象可以為自己贏得成功的機遇。因此,他定做了三套非常考究的西服,然後,他又買了一整套材質非常好的襯衫、領帶、吊帶等。
而在這個時候,戴爾的債務已經達到了600美元。也就在此時,戴爾開始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次創業。
每天早上,戴爾都會穿上一套全新的非常整齊的衣服,在一個固定的時間、固定的街道同某位富裕的出版商“邂逅”。戴爾每次都非常優雅地微笑著和他打招呼,偶爾還會聊上一兩分鍾,出版商對戴爾也就漸漸地熟悉起來。
這種例行性的會麵、談話大約進行了一個星期,一個星期之後,出版商開始主動與戴爾示好,和他搭話聊天:“先生,你看起來可是混得相當不錯哦。”戴爾還是很優雅地微微一笑。
接著,出版商便很想知道戴爾現在從事的是哪種行業。因為戴爾身上所表現出來的這種非常優雅、沉穩、快樂、淡定而極有成就的氣質,再加上每天一套不同的新衣服,已經引起了這個出版商極大的好奇。當然,這正是戴爾盼望發生的,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中。
戴爾微笑著,很輕鬆地告訴出版商:“我現在正在籌備一份新雜誌,在近期內打算出版。”
出版商聽了,很開心地說:“我就是從事雜誌印刷及發行的。也許,我也可以幫上你的忙呢,咱們改天可以詳細聊聊。”
這所有的一切正是戴爾所期待的。
三天後,出版商邀請戴爾到他的俱樂部,和他共進午餐,在咖啡尚未送上桌前,他很努力地“說服”了戴爾答應和他簽合約,由他來負責印刷以及發行戴爾的雜誌。戴爾甚至“答應”他提供資金並不收取任何利息。
創辦雜誌所需要的3萬美元資金都是通過戴爾的良好形象換來的。
其實,每一位偉大的成功者總是善於把握一些看似不起眼,看似微不足道的細節,戴爾包裝自己的行為看起來似乎有些冒險,實際是他整個計劃中的一個環節。他從包裝自己、提升自己的形象著手,到計劃的完善實施,可以說是環環相扣,計劃得以順利實施,最終他如願以償。
我們能從這則故事中得到一些什麼樣的收獲呢?那就是:我們的人生,我們的生活都需要我們有一顆仔細、認真、細膩的心。隻有認真,隻有用心,才會注重細節,才會贏得機遇,才會取得成功。如果不用心,那麼你連細節都發現不了,就更別提其他的了。細心地抓住每一個細節吧,這樣才能讓你獲得機遇,讓你的人生更快樂,更精彩。
細節之處見真章
不論是生活中還是工作中,要想做得更好,就必須要有一雙細心觀察的眼睛,要學會把握細節。一個人要想創造更大的價值,取得更大的成就,心思一定要縝密,從細節做起,從點滴做起。以認真負責的態度,細心地做好每一件小事,以認真負責的態度把握住每一個細節。
曾經有一個很不負責任的醫生,做事情總是馬馬虎虎,粗心大意。有一次做完手術縫合傷口以後才發現,自己將一把剪刀遺落在了病人的身體內。當然,這名馬馬虎虎的醫生後來受到了嚴肅的處理。那麼,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我們到底如何培養認真、細致、負責的習慣呢?這個問題也成為英國一所醫學院的舍來恩教授所一直思考的問題。
在實驗課中,舍來恩教授經常發現這樣的情況,有很多學生都不注重觀察問題的細節,總是那麼粗心大意、馬馬虎虎。舍來恩教授認為,作為一個醫生,除了應該具有博大精深的專業知識、過硬的技術以外,還應當具備細致入微的觀察能力,平時要多問問自己對必須理解、明確的現象是否看清楚了,是否想明白了。每一件小事都要做好,每一個細節問題都要觀察到、處理好。否則,即使自己的技術、技能再高超、再過硬,也會因為觀察不仔細而作出錯誤的、不準確的判斷,要知道,一名醫生作出錯誤的、不準確的判斷,其後果是不堪設想的。
這一天,又輪到舍來恩教授上實驗課了。他端著一個透明的大杯子走進了實驗教室,裏麵盛滿了黃色的液體。同學們都好奇地看著老師手中的那個大杯子,不知道這節課和這個大杯子有什麼關係,杯子裏的液體又有什麼作用。
舍來恩教授在同學們驚異的目光中走上了講台,把杯子放在講台的桌子上,平靜地對同學們說:“這個大杯子裏麵盛的是尿液,作為一名挽救人生命的醫生,一絲不苟、認真負責的專業精神是我們的基本素質,現在,你們看我做示範,然後大家都挨個過來試一試。”
說完,舍來恩教授將自己的一隻手指伸進了大杯子裏一蘸,然後居然放在自己的嘴裏舔了一下。做完這個動作,他平靜地看著一個個都驚呆了的學生,說道:“好的,現在呢,你們就要按照剛才我那樣做,挨個來試試,誰也不能逃避。”大家皺著眉頭,很猶豫、很難為情地你看著我,我看著你,誰也不情願這樣去做。
這個時候,有一個同學自告奮勇地走上講台,非常激動地說道:“我願意為醫學獻身,這小小的尿液又算得了什麼呢!”說完這番話之後,他就將自己的食指伸進杯子裏一蘸,然後再把這個手指放在自己的嘴裏去舔,臉上露出了痛苦的神情。後麵的同學們想,既然我們的老師都這樣做了,還有一個同學也都這樣做了,自己為何不能呢,也去試試吧。他們極力保持著鎮靜而從容的神情,鼓足勇氣都試了一遍,結果一個個都像第一個同學那樣,臉上露出了痛苦的神情,然後又都十分尷尬地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舍來恩教授看著學生一一上來,演示完這個動作,歎息著搖搖頭,然後非常嚴肅地說道:“你們都是很有勇氣、很有獻身精神的孩子,但是,你們卻忽視了觀察一個非常重要的細節,正是這一個細節,使你們功虧一簣,使你們痛苦、難為情。你們都沒有發現:我伸進這個大杯子裏的是食指,可是我放進嘴裏麵舔的卻是我的中指啊。在今後的工作和生活中,你們一定要記住這個深刻的教訓,從今以後一定要注意觀察事物的細節。我們作為救死扶傷的醫務工作者,一點點的疏忽都可能會造成病人的生命危險,所以容不得一點點的馬虎啊。”舍來恩教授語重心長的話,引起學生一片雷鳴般的掌聲。
的確是這樣,細微之處見真章,於無聲處聽驚雷。其實,生活對於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公平的,都是公正的。生活真的給我們每一個人平等的陽光和空氣,花香和雨露,當然它也會隱藏一些重要的信息,美好的機遇往往就存在於這些毫不起眼的、微小的細節當中。這些蘊含成功機遇的細節等待那些細心之人來發現,這個時候就看你能不能比別人更細心了。
做生活的有心人
在我們漫長的人生旅途中,總有一些事情在當時看來似乎無關緊要,但是事實上卻關係著大局的發展。
在日本,有一家高科技公司,公司的上層領導發現員工最近一個個都萎靡不振,總是耷拉著腦袋,目光黯淡,工作中一點也打不起精神來。經過谘詢多方專家後,他們采用了一種簡單、別致的治療方法——在公司的後院,用圓潤光滑的小石子鋪成了一條優雅的石子小道。公司領導要求每天上午和下午分別抽出10分鍾的時間,讓員工脫掉鞋子,在石子小道上隨意行走散步。起初,員工們都覺得很是好笑,覺得在眾人麵前那樣赤足走路非常難為情。但是這樣時間不久,員工們便發現了它的好處,原來這些小石子起到了一種按摩的作用。
後來,很多人都知道了這件事,有一個細心的年輕人由此受到啟發,開始利用這個想法來做生意。他選取了一種略帶彈性的塑膠墊,將其截成規則的長方形,然後將小石子一分為二,在膠墊上粘滿,然後經過反複地設計修改,他開始進行批量生產,準備大規模銷售。在隨後的半個月裏,他每天都派人去做相關的推介。產品的代銷穩定之後,他又開拓了幾項上門服務:專門為普通的家庭鋪設室內石子過道、石子浴室地板、石子健身陽台等,專門為一些大型公司在後院中鋪設這樣的石子小道,專門為幼兒園、小學在操場邊上鋪設石子樂園。緊接著,他將單一的石子變換成了多種多樣的材料,例如,七彩的塑料、珍貴的玉石,以滿足不同人士的不同需求。簡單而平凡的小石子鋪就了這位年輕人的成功之路,成為他改變人生,走向成功的契機。
機會通常鍾情於生活中的有心人,或者說,隻有生活中的有心人才能從細微之處發現機會,並把握機會。
那些被我們忽略的細節往往都是最美麗的、最有價值、最有意義的。珍視那些美麗的細節,就是在珍視一個個美好的機遇、一個個成功的階梯。
細節造就完美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歡購買某些知名品牌,雖然這些名牌的價格與其他非名牌的物品的價格相比高出不少,但是還是有那麼多人喜歡購買,這是為什麼呢?
根本原因就是知名品牌在做工上比非知名品牌的產品要好很多。非知名品牌的產品的質量參差不齊,整體感覺就好像隻顧麵子,內在的質量實在是不敢恭維。的確,有一些雜牌子的物品——隻要外表還過得去,裏麵可能用相應材料的邊角料填充,這可正應了那句話: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但是知名品牌則不同,它們追求精雕細刻,追求品質,哪怕對於微小得不能再微小的細節,它們都不會輕易放過,更別提像市麵上那些雜牌子以假亂真、以次充好了。也正因為如此,知名品牌才大受歡迎,即使比雜牌子在價格上要貴十幾倍甚至上百倍,還是很多人喜歡買。
國際知名名牌POLO皮包憑著“一英寸之間一定縫滿八針”的細致規格和近乎執拗的認真精神,幾十年來在皮包行業始終立於不敗之地;德國西門子公司曾經生產的2118手機靠著附加一個小小的F4彩殼而使自己也像當時紅極一時的F4一樣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總之,一個看似毫不起眼的細節往往能抓住消費者的心同時贏得口碑,給自己帶來巨大的經濟利益和社會效益。
正所謂細節可以造就完美。我們說,世界上不可能存在真正的完美,但是無論是企業也好,還是個體也罷,都應該有一個追求完美的心態,並將這種對完美的追求當成自己的生活習慣,而不是要被迫完成任務。目前,很多企業雖然有非常遠大、宏偉的目標,但是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卻缺乏對完美的執著追求,事事以“差不多就行了”、“不要那麼死心眼”為由放棄了產品的完美追求與展現,缺乏那種追求精益求精的嚴謹和認真的態度,結果往往由於執行的偏差,導致許多“差不多的計劃”經過層層扭曲,到最後一個環節已經變得麵目全非,離設想的要求更是相差十萬八千裏。
一個不注重細節、不懂得把握細節的企業,是一個沒有前途、毫無發展可言的企業,同時也折射出企業管理者的目光短淺,這個企業注定是無法持久發展的。同樣,一個不重視細節的人,會給人留下一種非常不認真、不細致,馬馬虎虎,難以擔當重任的印象,其個人發展也將受到很大的局限和非常嚴重的影響。
細節體現能力
人們常說:“能力決定高度。”要想達到生命的高度,取得一定的成功,就必須在生活中練就超強的能力,就一定要具有一雙能夠發現別人注意不到的細節的慧眼,而這慧眼的練就——需要經曆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生活的不斷沉澱與積累,需要在生活中對於任何事物都有一份細致觀察的心。因為對於一個普通人來講,你無法在短時間內擁有智者那樣敏銳的目光。所以,唯有不斷積累、沉澱。
宋朝的時候,有一個非常有才華的大畫家——米芾。才華橫溢的米芾和黃庭堅、蘇軾、蔡京並稱為“蘇黃米蔡”。他非常愛收集古畫,有的時候為了得到心儀的作品,會采取各種手段和方式,很多時候其手段和方式實在是令人匪夷所思。他平時喜歡在汴梁城閑逛,隻要發現有字畫的攤位或者是店鋪,他總是會立即上前細細觀賞,有的時候還會要求賣畫者讓他把畫帶回去看看。賣畫者一來覺得他是當朝的名臣,二來也知道他在書畫界的名氣,所以總是很放心地把畫交給他,讓他帶回家去。米芾真的是對書畫愛不釋手,總是連夜複製一幅極為類似的假畫,第二天就將複製的假畫還去,而真跡則就留在自己的府上。由於他具有非常高超的臨摹技巧,而且個人在書畫上功力非常深厚,那假畫的確可以亂真,所以在得到不少名人真跡的同時,他並沒有被人看出破綻。
這一日,當他又用複製的方法將自己臨摹的一幅假畫還給人家時,這家主人卻說了一句:“米大人且莫跟小人開玩笑啊,請將真畫還給我吧!”米芾不禁大驚,假裝糊塗地問道:“您這是什麼意思?”那人回答:“我的畫上有一個非常可愛的小牧童,那個可愛的小牧童的眼裏有他所養牛的影子,而這幅畫雖然和原作極為相似,唯獨此處有差別啊!”米芾聽了之後,從心眼裏佩服對方觀察得認真細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