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是說好一同去寶應寺的,到了準備出發那天,聞不悔卻走不開了。琳琅也知道他要撐著這個家很不容易,所以很多事都不煩他。對她來說去一趟寶應寺有無他在身邊都無妨,因為她並不信神佛。
到了出發的時間,琳琅帶著素衣還有一些下人上了馬車朝寶應寺而去。
寶應寺在川州不遠處的寶應山腳下,故而得名寶應寺。從聞府到寶應寺有一段路程,所以一大清早琳琅他們便出發了。
走的時候素衣捧著聞不悔在琳琅出門前送上的披風上了馬車,邊收起邊說道:“夫人,爺待你真好。”
忽然又想到了什麼,說道:“要是沒有錦繡姑娘就好了。”
如果沒有錦繡,這會是一對讓人羨慕的夫妻。
琳琅睨了素衣一眼,笑道:“素衣,你覺得錦繡姑娘美麼?”
素衣點頭。
琳琅又問:“比起我,是否是錦繡姑娘更美?”
素衣遲疑了一下,再次點頭。
琳琅的容貌確實不及錦繡。
琳琅再次笑道:“素衣,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連我都覺得錦繡姑娘埋沒在春風樓裏可惜了——但是老爺不會娶她,甚至不會納她為妾。你可知這是為何?”
“素衣不知。”
“那是因為她算不上家人。”琳琅觀看馬車四周,問道,“素衣,我讓你帶的東西可帶了?”
素衣對琳琅的話似懂非懂,聽她轉了話題,忙回道:“帶了。”
她邊回話邊翻出個包裹遞給琳琅。包裹裏麵是幾本雜書,素衣特地找來給琳琅打發時間的。
“《世書》?”琳琅打開包裹時,看到第一本書的封麵赫然寫著“世書”,再看後麵幾本,與《世書》一樣皆是史書。
素衣聞言看向琳琅手裏的書,隨即咋呼起來,罵道:“定是聞易那臭小子拿錯了,我給夫人找的雜書怕是讓他送到老爺書房去了。”
聞易是在聞家書房工作的下人,平時負責更新整理書房的書籍、打掃書房之類的。
琳琅笑道:“無妨,反正都是打發一下時日。”
馬車飛馳在路上,車內的琳琅安靜地看書。素衣這幾年跟在琳琅身邊,也識了不少的字,素來和她要好的聞易也是識字的。但是素衣最喜歡琳琅看書時專心的模樣,那模樣讓素衣想起從前見過的大家閨秀。
素衣盯著琳琅,猜想著琳琅定是哪個富貴人家中的大家小姐,因為家道中落才會淪落到川州的。
馬車行到寶應寺門口時,琳琅正好放下了書中的《世書》。
一行人正準備進寶應寺時,素衣眼尖,看到了不遠處縮在角落裏的一個孩子,破爛的衣服,淩亂的頭發,髒兮兮的臉蛋兒,看不出什麼模樣。他的麵前放著一個殘破的碗,碗裏連一個銅錢都沒有。同情心有些泛濫的素衣央求琳琅,“夫人,那孩子看起來好可憐,我們幫幫他吧!”
琳琅聞言看向那孩子。那孩子見琳琅他們一直在看自己,微微低下了頭。琳琅想,那麼瘦弱的一個孩子蹲在地上乞討,怕是餓壞了。她從懷裏掏出一錠銀子給素衣,吩咐道:“你帶那孩子去吃頓飯吧。”
素衣接過銀子朝那孩子走去,琳琅則帶著其他人準備進寶應寺。才走了幾步,素衣喘著氣跑回來,說道:“夫人,那孩子不肯去。”
琳琅驚訝,看向素衣,卻發現方才縮在角落裏的那個孩子不知何時跟了過來。琳琅仔細打量那孩子,看不出什麼不一樣的,倒是那雙清澈的眼睛贏得了琳琅的好感。琳琅來到那孩子麵前,蹲下身,將銀子遞給那孩子,“這不是施舍,亦不是同情或者憐憫。權當是我借給你的,可好?”
孩子看著琳琅,試圖從她的眼神中看出點什麼,許久之後,他接過了琳琅手中的銀子,甚至不曾說聲謝謝,挺直了腰背朝原先的位子走去。
“什麼嘛,我剛才好心要帶他去吃飯他居然理都不理我。”素衣有幾分埋怨那孩子不知好歹。
琳琅卻笑道:“素衣,你不覺得這孩子很有骨氣嗎?”
素衣撇嘴,不再說什麼。一行人就這麼進了寶應寺的大門。角落裏的那個孩子一直盯著琳琅看,直到琳琅的身影消失在他的視線中。
他低頭,攤手,看著手中的銀子依舊不發一語。
不知道縮在角落多久,寺院裏出來幾個僧人,其中一個開口道:“今天聞夫人來寶應寺禮佛,故而主持應了夫人的請求,特地準備了大量的齋飯,如若大家不介意,可進寶應寺用膳。”
末了,那僧人還來到他身邊,和顏悅色道:“小施主,如若不介意,進寶應寺用膳如何?”
小小的身子動了動,他抬頭,看到和顏悅色的僧人,站起身低著頭跟在他身後進了寶應寺。
琳琅的麵容浮現在他的腦海中,半晌後,他的嘴角勾起了淺淺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