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寶應寺的時候,素衣懷裏抱了一尊白玉觀音像,她小心翼翼的模樣讓琳琅覺得好笑。
末了,琳琅的視線從素衣身上轉移到雕工精致、慈眉善目的白玉觀音上,心頭冷笑。這一尊白玉觀音,足足花了三千兩白銀。三千兩白銀,可以讓多少尋常百姓過上好日子?
快要上車時,琳琅不由自主的又望向先前那個孩子待著的地方,卻發現那邊已然空了,心想那孩子可能已經走了,正要走向馬車,卻發現有人抓住了她的裙擺。
回頭,再次見到那個孩子。
“你救救她吧。”那孩子說起話來有些讓人摸不著頭緒。
“誰?”琳琅原本以為這是一個不會說話的孩子。
那孩子遲疑了一下,拉起琳琅的手,朝東而去。素衣抱著白玉觀音,小心翼翼又急匆匆地指揮著其他下人們跟了上去。
一行人來到一間破舊的小茅屋前。平心而論,這屋子擋不住風雨。
那孩子拉著琳琅進了屋子,屋子裏有一個蒼老的婦人,身著破爛的衣裳躺在稻草上,可惜已經沒了呼吸。琳琅有些傷感,卻又覺得那婦人是幸運的,至少那個孩子一直是想救她的。
原以為那孩子會哭,卻是琳琅想錯了。那孩子沒掉一滴淚,他走上前輕輕合上了那婦人的雙眼,然後走出門,在旁邊挖起坑來。
用雙手挖。
琳琅一直站在一旁看著,看著那孩子一點點挖出一個坑,也看著他手中的血沒入幹澀的泥土中,染出暗黑色。
素衣他們不忍心欲去幫那孩子,卻被琳琅製止了。
所有人都看著那孩子沉默地挖開泥土,直到挖出的坑可以裝下那個婦人的軀體。那孩子將婦人的身體拖出小茅屋,拖進坑裏,然後往上麵一點一點地撒下泥土,直到婦人的軀體完全被埋沒在泥土中,堆起了尖尖的墳塚。
那孩子朝著無名的墳塚磕了三個響頭後呆坐在地上。琳琅蹲下身,掏出繡帕用方才讓下人去取回來的清水細心地清洗那孩子手上的傷口。
“你知道嗎?那個寺院裏的人明明有能力救她,可是他們從未想過要救她。所以,她就這麼走了。”那孩子看向素衣手中的白玉觀音,“我討厭神佛,若他們有慈悲心的話,為什麼要讓一個好人死掉?”
“你叫什麼?”琳琅問。
他搖頭。
“當我的孩子,可好?”琳琅的手撫摸著他的頭發,“川州的秋天其實很美,隻是你沒發現而已。如果你願意的話,可以叫聞秋,姓聞,名秋。”
那孩子晶亮的眼睛看向琳琅,琉璃般燦爛的色彩一閃而過,快得讓人抓不住。他抓緊了琳琅的衣角,心想,或許,或許她是可以信任的。
聞秋,聞秋,是一個好名字呢!
“夫人,我們該回去了,不然老爺又急了。”素衣看了看天色,提醒道。原本他們用過午膳之後便要打道回府,不想出了這個意外。
琳琅點了點頭,牽著聞秋上了早已經在旁邊等候著的馬車。馬車上三個人中,素衣依舊緊緊抱著那尊白玉觀音,聞秋身上裹著素衣專門為琳琅準備的披風安靜地靠著琳琅而坐,但卻雙目緊閉不願再說話。
琳琅微微歎氣後拿起《世書》繼續看了起來。
末了,琳琅乏了,放下書,閉上了雙眼。
聞秋不知何時睜開了眼,視線正好落在琳琅放在一旁並未合上的《世書》之上,上麵赫然寫著——
《世書&8226;秋氏傳》
燕京秋氏,我朝掌卦大家,族中每代必出知天命者,故秋氏人丁單薄,全族餘一百三十一人。上古有訓,得秋氏者得天下。
時嘉慶四年十月初八,天火降世,秋宅大火,無人生還。自此,素以掌卦知天命聞名天朝之秋氏一族滅族,世上再無燕京秋氏。
其中一個“秋”字上有水漬暈化了墨水的痕跡,淡淡的水暈在周遭泛出悲涼之意。聞秋抬眼,看向琳琅。
琳琅臉上有淚痕尚未風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