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想開不浮躁:寧靜是福,心靜才能不浮躁(2)(2 / 2)

今年剛滿30歲的蘇珊是美國一家化妝品公司的創辦人。小時候,她和奶奶一起生活在鄉下。奶奶開了一個小雜貨店,為人慈祥又和氣,鄰居們都喜歡和她聊天。每當那些喜歡抱怨、愛發牢騷的鄰居到商店買東西時,奶奶總是會把蘇珊拉到身邊,讓她看自己和鄰居說話。

有一次,鄰居愛普生前來買香煙。奶奶問他:“今天怎麼樣啊,愛普生老兄?”

愛普生長歎一聲說道:“唉,今天不怎麼樣啊,哈德森大姐。你看看,這天氣這麼熱,氣死人了。這種鬼天氣,真要命啊!”

奶奶一邊給他拿香煙,一邊附和著說:“是啊,是啊!嗯,嗯……”一直抱怨了十多分鍾,愛普生才離開了小店。

又有一次,鄰居湯姆一進店門就向奶奶抱怨道:“哈德森大姐,真是氣死我了!我再也不想幹犁地這活兒了!塵土飛揚不說,驢子還不聽使喚。我真是幹夠了!你看看我的腿、腳,還有手、眼睛、鼻子,到處都是塵土,我真是幹夠了!”

奶奶仍然是那副老樣子,一邊給他拿東西,一邊附和著說:“是啊,是啊!嗯,嗯……”

等湯姆發完了牢騷離開小店,奶奶把蘇珊拉到身前,問她:“孩子,你聽到這些喜歡抱怨的人說的話了嗎?”蘇珊點點頭。奶奶接著說:“孩子,在每個夜晚都會有一些人:不管是白人還是黑人,不管是富人還是窮人:酣然入睡但是再也不會醒來。那些與世長辭的人,睡覺時不會感到暖和的被窩已變成冰冷的靈柩,身上的羊毛毯已變成裹屍布,他們再也不能為天氣熱或驢子不聽話而嘮叨一分鍾。孩子,你要記住:不要抱怨,因為抱怨不能解決任何問題。如果你對現狀不滿意,那你就設法去改變它。如果改變不了,那就改變你的心態去麵對這些問題,但你一定不要去抱怨什麼。”

長大後,蘇珊牢記著奶奶的話,無論遭遇多大的挫折,她也從未抱怨過什麼,最終靠自己的勤奮和智慧打拚出了一片天地,成了業界有名的女強人。

其實,我們與文中的愛普生和湯姆何其相似,相信大多數人都能在他們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一件小事、一句無關緊要的話,甚至於天氣不好,都能讓我們陷入長時間的煩惱,沉浸於懊惱和悲傷中不能自拔。然而天氣絕對不會因為你抱怨而轉涼,驢子也不會因為你發牢騷而變得聽話些。尤其是當你麵對的是一個不會體諒別人、不會自省的人,情況會更加糟糕。但你一定要清楚,煩惱、抱怨、憤怒都沒有用。即使你抱怨連天,它也不會為你失眠。唯一的辦法就是學會改變。

生活隻相信強者的微笑,不相信弱者的眼淚。抱怨隻能顯示出一個人的無能,所以,你要學會堅強、學會克製、學會調整心態,做不抱怨的成功者。

1621年,談遷28歲,他的母親病故,他守喪在家,讀了不少明代的史書。他發現史書中的錯誤非常多,因此想編寫一部真實可信的明代史書。

自從談遷有了這樣的想法之後,他常年背著行囊,不斷地尋找與明史相關的書籍。談遷在24年間六易其稿,終於在1645年撰寫成了500萬字之巨的《國榷》。豈料兩年後,也就是1647年,《國榷》的初稿全部被盜,這使談遷遭受了巨大的打擊,甚至一夜之間愁白了頭。

談遷痛哭了一夜,當太陽重新升起時,他理了理自己的思緒,化悲痛為力量,決定重寫。又經過四年努力,終於完成了新稿。1653年已經60歲的談遷,攜第二稿來到京城,在京城住了兩年半,走訪了許多明遺臣、故舊,搜集明朝相關的遺聞、遺文及有關史實,並實地考察曆史遺跡,加以補充、修訂,終於完成曠世巨著:《國榷》。

談遷第一次完成《國榷》用了20餘年,其中艱辛可想而知。當書稿被盜後,他雖痛苦,但沒有被擊垮,沒有陷入抱怨的深淵,而是繼續奮鬥,最終獲得了成功。

抱怨是人類精神領域最具殺傷力的病毒,成功的人很少抱怨,抱怨的人很少成功。那些生活的強者、成功的人士,不管遇到了多大的挫折,也能及時調整心態,先適應現狀,再改變現狀。

葡萄牙作家費爾南多·佩索阿說:“真正的景觀是我們自己創造的,因為我們是它們的上帝。我對世界七大洲的任何地方既沒有興趣,也沒有真正去看過。我遊曆我自己的第八大洲。”在生活中,我們才是自己的主宰,我們在創造自己的完美世界。

想開些,遠離抱怨的世界,我們才能在自己生活的原點改變自我,發現一個全新的自己,從而改變自己的命運,收獲幸福快樂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