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誰能隨便成功,也沒有誰一生都是風平浪靜的。麵對人生當中的太多不幸,如果我們隻是掛懷而不懂得遺忘,那就隻能浪費時間和生命。
1.挫折和失敗,是人生的常態
要幸福,就要領悟挫折和失敗的意義。
人生免不了挫折和失敗,年輕時受一點苦或者受一點挫折,都沒有關係,因為這隻會讓我們多一點閱曆,長一點見識,並因此而堅強起來。要知道,生命隻有經曆過挫折,才能綻放出絢麗無比的彩虹。
痛苦、失敗和挫折是人生必須經曆的。受挫一次,對生活的理解加深一層;失誤一次,對人生的領悟便增添一級。從這個意義上說:想獲得成功和幸福,想過得快樂和充實,首先就得真正領悟失敗、挫折和痛苦的意義。
在生活中,挫折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隻要我們正確地看待挫折,敢於麵對挫折,在挫折麵前無所畏懼,克服自身的缺點,在困難麵前不低頭,那麼頑強的精神力量就可以征服一切。挫折不會讓你失去什麼,隻會讓你更強大。
富蘭克林·羅斯福畢業於哈佛大學,不久之後,他便開始了政治生涯。1909年,羅斯福參加紐約州參議員競選並成功獲勝。1912年,羅斯福積極為威爾遜奔走,並讓他當選為民主黨總統。由此開始,羅斯福的仕途之路一路平坦。
威爾遜當選總統後,便任命羅斯福為海軍助理部長一職。1914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羅斯福請假三周與民主黨黨閥支持的詹姆斯·傑拉爾德競爭聯邦參議員職位,黨內提名遭到失敗。1917年,美國對德宣戰,宣布站在協約國一方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為了增加實戰經驗,作為海軍助理部長的羅斯福於1918年赴歐洲戰場考察,目睹戰爭給人民造成的生命和財產的損失,這一次考察給他留下了終生難忘的印象。1920年,在總統選舉中,他被任命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結果被共和黨候選人柯立芝擊敗;這一年,羅斯福決定回到紐約重操律師舊業,便暫時退出了政壇,準備積蓄力量,以東山再起。
可是天有不測風雲,就在這個時候,一場意外降臨到了羅斯福的頭上。1921年8月10日,羅斯福不幸患上了小兒麻痹症,一場嚴峻的考驗擺在了39歲的羅斯福麵前,對他來說,這比生死的考驗更為殘酷,也更叫人難以忍受。
一開始,羅斯福竭力相信病情能夠好轉,但實際情況卻在不斷惡化,一直到他的兩條腿完全麻痹,並且癱瘓的症狀向上身蔓延時,他終於認識到,恢複的希望已經徹底破滅了。接著,羅斯福出現了更為嚴重的症狀,他的脖子開始僵直,雙臂也失去了知覺,最後連膀胱也暫時失去了控製。他的背部和腿疼痛難忍,好像疼痛放射到全身,肌肉像剝去皮膚暴露在外的神經,稍一觸動,就難以忍受。
當然,與精神上的摧殘比起來,這些肉體上的折磨根本不算什麼。試想一個有著偉大理想和光輝前程的人,竟一下子變成了一個臥床不起、事事需要別人照料的殘疾人,他所承受的痛苦可想而知。
羅斯福幾乎絕望了,以為“上帝把他拋棄了”。但羅斯福不愧為一代偉人,在身體狀況最不堪的時候,他還可以理智地控製自己,以平時那種輕鬆活潑的態度和妻子開玩笑。他不希望把自己的痛苦、憂愁傳染給妻子和孩子們。
羅斯福有一天告訴自己:“我不相信這種娃娃病能夠整倒一個堂堂男子漢,我一定要戰勝它!”為了轉移自己的注意力,羅斯福學會了拚命地思考問題,他不斷地回想自己所走過的那些路,逐步地進行反思;他回想起那些曾經接觸過的政治家,判斷誰是可以學習的對象,誰是卑劣的騙子;他還想到人民,想到那次考察,想到那些饑寒交迫的社會下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