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樹天牛的防治方法
林業水利
作者:袁靖國
危害楊樹的天牛種類很多,由於各地自然、地理差異不同,發生的天牛種類不同。其中危害主幹類的有光肩星天牛、黃斑星天牛、雲斑天牛、桑天牛、青楊虎天牛等。危害枝梢的有青楊天牛,鏽斑楔天牛等。
發生原因分析
1.內因。蟲害發生的內因是由蟲類本身的生物學特性決定的,由於天牛生殖能力較強,暴露期較短,易造成人為傳播等特點,導致數量上升較快。
2.外因。首先是適合天牛的生態環境,大多數為集中連片的楊樹純林,為天牛的滋生提供了良好的生態環境;其次是氣候條件,半幹旱的氣候導致大量的楊樹低質林,樹勢衰弱,正適於天牛的生長、發育、繁殖,為蟲害提供良好的生存環境;再次,由於人類經營活動的不斷深入,造成害蟲天敵數量銳減,為害蟲大發生創造了條件。
具體防治措施
1.化學藥劑防治
危害較輕的中幼齡林采取藥劑防治。
集中連片危害的林木,視當地具體情況可采用地麵常量或超低量噴灑綠色威雷150~250倍液殺滅成蟲。主要部位為樹幹和大側枝,以微濕為宜。約在天牛成蟲羽化始盛期前(約7月初左右)進行,其持效期可達40天左右。樹木高大噴幹效果不好的可視具體情況采用其他辦法。
噴霧防治困難的林木,在成蟲羽化高峰期前一周左右(約7月初),可采用樹幹打孔注射40%氧化樂果原液、20%康福多等藥劑防治成蟲。方法是:在樹幹寓地麵30cm處打深達木質部的沿主幹各方位均勻的下斜孔,用藥量一般0.3~0.9ml/cm。
2.生物防治
積極開展如花絨堅甲、腫腿蜂帶菌等試驗。在條件適合地段或發現有啄木鳥棲息的林分,采取人工拄鳥巢、設餌木或其他措施保護和招引啄木鳥,創造適合啄木鳥生存棲息的環境。適合於天牛蟲口密度不高且受人為因素影響較小地段的片林及部分防護林。
3.營林措施
清理蟲害木。對危害嚴重無防治價值的衰弱木及成過熟林及時清理,減少蟲源。清理蟲害木及滅蟲處理按以下程序進行,由技術人員進行詳細調查,對需要清理的蟲害木進行標定,組織專業隊在冬季或早春統一伐除。砍伐後的蟲害木,去掉枝梢後集中進行滅蟲處理;滅蟲處理後的蟲害木經檢查死亡率達100%,發放除害處理合格證,有合格證才可以辦理調運手續。蟲害木處理方法有:熏蒸處理。選擇較平坦地段,將砍伐下來的蟲害木集中堆放,在天牛成蟲未羽化前進行熏蒸,覆膜或利用當地現有條件進行熏蒸。至天牛死亡率達100%。如經檢查,未達到要求,則再次投藥熏蒸,直至合格為止。
加工處理。將蟲害木送到木材加工廠,加工成lcm左右的木板、將蟲害木粉碎或切成薄片製成膠合板、紙漿等。也可將加工器械運到林地,當場處理,減少蟲害水運輸引起傳播的可能性。
焚燒:無利用價值的蟲害木(包括枝椏)或無以上處理條件的集中燒毀。
要求進行滅蟲處理的蟲害木,一定要在成蟲羽化前進行。
伐根嫁接毛白楊等抗性樹種。伐根嫁接毛白楊足林分更新改造的措施之一,較適合於蟲害木清理後恢複林分困難地段。要注意避免出現毛白楊等樹種純林。嫁接時隔幾株(3~5株)保留一個伐樁,讓其萌芽更新或補植其它樹種;
操做方法是:蟲害木伐除後,在風沙幹旱地區伐樁要及時培土,以保持水分。在11月或3月下旬,剪下穗條,在潮濕沙土中或用其它方法低溫保存。於樹液流動初發芽時進行嫁接。按樹齡大小每株嫁接2~5個毛白楊接穗,在接口處和接穗頂部抹泥,蒙上塑料,最後覆上。
截幹更新,在水分條件較好的地段,對天牛集中於樹幹中上部為害的中幼齡林,冬春季(11~3月)在幹部1.3~1.5米處以上截去,利用萌芽更新很快恢複冠形,保護其防護作用不受影響。營造多樹種配置的混交林。
新規劃造林時,要規劃營造多樹種搭配的混交林。免疫、抗性(目的樹種1樹種和一定比飼的誘餌樹種。其中,抗性樹種即目標樹種或上栽樹種,一般是當地適生、群眾容易接受的樹種(如新疆楊、河北楊、毛白楊等),約在45%~50%左右。免疫樹種即天牛基本不危害的樹種(如臭椿、白蠟、槐樹類及針葉樹等)約占45%~50%。誘餌樹種為天牛喜食的楊樹f如箭杆楊、合作楊、大官楊、械樹類等1,約占0~10%。各地可根據本地區樹種資源情況選擇合適的樹種,提倡盡量選用鄉土樹種為主。部分蟲害木清理後進行填空補缺,栽植一些抗性免疫樹種,使林分逐步改造成結構合理的混交林。
(作者單位黑龍江省沾河林業局沾北經營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