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把住施藥時間:一般來說,為了做到安全有效,苗木在苗前期采用毒土法則比較安全。苗木的速生期,對除草劑比較敏感,使用時要特別慎重。苗木硬化期,苗木雖有了一定的抗性,但大部分雜草已經成熟,除草劑作用也就不大了。對於封閉類除草劑,務必在雜草萌芽前使用,一旦雜草長出,抗藥性增加,除草效果差。對於莖葉處理類除草劑,應當把握“除早、除小”的原則。雜草株齡越大,抗藥性就越強。在正常年份,雜草出苗90%左右時,雜草幼苗組織幼嫩、抗藥性弱,易被殺死。在日平均氣溫10℃以上時,用除草劑的推薦用藥量的下限,便能取得95%以上的防除效果。
五、重視環境條件:土壤溫度高,土壤濕度大,沙質土壤,藥效反應快,除草效果好,用藥量可減少,有機質含量高的土壤顆粒細,對除草劑的吸附量大,而且土壤微生物數量多,活動旺盛,藥劑量被降解,可適當加大用藥量。但溫度超過30℃,有些除草劑如2.4-D丁酯易對苗木產生藥害,用藥時必須注意。在有風的情況下,一般不用微型超低容量噴霧,以免因藥液飄移,對苗木產生藥害。土壤溫度低、幹旱、結構緊密時,藥效反應慢,除草效果差,藥量可適當加大些。敵草隆、西碼津等光合作用抑製劑,隻有在有光的條件下,才能抑製雜草光合作用,殺死雜草,除草劑氟樂靈對光的反應十分敏感,見光易分解,施於苗床,表土易揮發,因此,施用時應及時與表層土混拌。有機肥料會吸附除草劑,同時有機質較多時,會使微生物分解除草劑的作用增強,從而降低除草劑的除草效果,所以除草劑最好不與有機肥料一起或混合施用。多數除草劑在堿性土壤中穩定,不易降解,因此殘效期更長,容易對後茬苗木產生藥害,在這類土壤上施藥時應盡量提前,並謹慎使用。
六、嚴格掌握除草劑的兌水量。每種除草劑都有最佳藥效濃度。水量過大,除草劑濃度低,會影響除草效果;水量過小,除草劑濃度高,成本高,且易造成藥害;因此,噴施除草劑時一定要嚴格按照說明書進行兌水,可以使用量筒、燒杯協助稱量,盡量做到稱量準確。
(作者單位拜泉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