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強向最好的朋友借了30元錢,然後自己跑去批發市場買了一些小商品,準備拿到學校門口出售。但是他沒有想到,平時看來司空見慣的事情,等到輪到自己時竟然這麼困難。第一天,他根本沒有勇氣把商品拿出來賣。第二天,於強找了一所比較遠的學校,然後將商品擺在地上,但是他還是不好意思吆喝,過了很長時間才走過來一個學生。那天他隻賺了1毛錢,但是這l毛錢是他第一次靠自己賺來的。從那一刻開始,於強深深體會到了賺錢的艱辛,懂得了錢裏麵凝聚了太多的汗水和辛苦,越發變得勇敢了。
半個月後,於強賺了100元。他用這筆錢為自己買了一本詞典,為爸爸媽媽買了一些營養品。當他拿著東西回到家,爸爸很詫異地問於強錢是哪來的,於強這才將自己半個月來賺錢的事情告訴了爸爸。爸爸的嘴角不停地顫抖,努力地控製著自己的情緒,最後什麼也沒說。過了幾天,爸爸突然問於強:“你是從哪裏進的貨呀?”之後,爸爸就開始學著於強,拿著貨到一所小學門口兜售。
就這樣依靠自食其力,於強勇敢地戰勝了生活中的困難,順利地畢業了,並且以總分630分的成績考入了夢寐以求的大學。
像故事當中這樣的悲慘和不幸雖然現實生活當中並不常見,但是這個事例也能讓家長反思一下自己平時的教育。現在大部分家長都會將自己的孩子捧在手心裏,孩子想要做什麼都不放心,但是就在這種過度保護當中,孩子漸漸失去了無懼的勇氣,對什麼都會感到恐懼。
從孩子們喜歡的英雄家長就可以發現,孩子們崇拜的那些勇敢的英雄人物都是勇敢而堅強的。事實上,我們人類有一種崇拜的本能,當我們渴望什麼的時候,就會崇拜什麼。如果怒的孩子崇拜那些勇敢的英雄,那麼家長就要注意了,你的孩子在渴望勇氣。作為家長,唯一能夠幫助孩子的不是無微不至的保護他,而是將他的崇拜變成他的信仰,進而成為孩子的習慣。
勇氣,將造就你的孩子,讓他們在未來的每一個人生關頭勇敢地麵對一切。無論風雨多大,隻要孩子心中保持一種純正的勇氣,他們就一定不會因此而氣餒或陷入絕望之中。
1.將故事當中的勇氣轉化成為現實
孩子有時能夠從故事當中獲得能量,所以家長不妨利用這個途徑,讓孩子的勇氣得到提升。如果孩子害怕獨自走路,家長不妨給孩子講講英國探險家斯科特征服南極的故事。如果孩子害怕黑夜,父母不妨講講魯迅先生黑夜上坡的故事。如果孩子害怕失敗,父母可以講講美國大發明家愛迪生怎麼經曆了幾千次失敗發明了電燈。
2.鼓勵孩子進行培養勇敢精神的體育活動
假日裏,可以與孩子一起爬山,借以鍛煉克服困難的勇氣;去公園裏玩,鼓勵孩子走一走“勇敢者之路”,如獨木橋、鐵索橋。鼓勵孩子多參加體育鍛煉,如加入足球隊、乒乓球隊。這種體育活動競爭性強,有助於勇敢精神的培養。
3.創造成功
孩子有時不夠勇敢,家長應該要分析孩子怯懦的原因,如果分析就不難發現,孩子有時對自己抱有一種懷疑態度。家長如果能夠改孩子製造一些體驗成功的機會的話,孩子會從中獲得勇氣,逐漸養成勇敢的習慣,那麼孩子的前路上就沒有阻礙了。
舉例來說,可以讓孩子獨立從事各種活動,稍有進步,就予以肯定、鼓勵。孩子能自己穿衣,自己走路,都應看做是一種成功,使孩子產生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