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曼·羅蘭說:“人生所有的歡樂是創造的歡樂:愛情、天才、行動——全靠創造這一團烈火迸射出來的。”
人生在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存狀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心路曆程,也各有各的價值觀念,這些都是不能強求的。在物欲橫行的今天,如果一個人注意調適自我,對物欲的追求少一點,對精神的追求多一點,多一份閑雲野鶴的生活,少一點塵世的負累,把人生當做是一場旅行,那麼就可以從容地欣賞到沿途的美景了。
然而,我們卻總是踩著不斷追求的腳步,馬不停蹄地奔向一個又一個目標,卻忘記了回一回頭,或者把腳步放慢一些,看看被我們忽略的一道道風景。
曾經,有位女性因為自己的鼻子有些缺陷,一直都很自卑,對於她喜歡的異性,一直都不敢表達真情。
有一天,她決定去做整容手術。手術很成功,她一掃過去灰暗的形象,變得開朗了許多,每天都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還經常受到男士們的邀約。
終於有一天,她遇到了自己理想的對象,並與之結了婚。婚後,她告訴先生自己曾經做過整容手術,可她沒想到,自己的丈夫根本就沒有把她的鼻子當過一回事。
於是,她追問丈夫:“以前我們也認識,但你對我不理不睬的,為什麼在我動過手術之後,你又決定和我交往呢?”丈夫告訴她:“以前你總是眉頭緊鎖,誰敢和你接觸呀?後來你突然變得開朗了,也讓人感到容易親近了,所以我才有機會和你深交啊!”
故事中的女孩一直以為自己沒有找到男朋友是因為鼻子上的缺陷,可事實告訴她,別人根本就沒有注意到她鼻子的缺陷。是的,世界上沒有一個人像自己那樣,如此在意自己的缺陷。她的不快樂與不幸福,並不是鼻子的不漂亮帶來的,而是她的心不快樂。
現實生活中,類似這位女孩的人並不鮮見,他們即便擁有了事業、地位、親情、愛情、美麗,還是覺得不快樂,這是因為他們心中裝了太多的東西,而又不願舍棄,因此讓快樂的領域被太多無謂的事物占據。如此看來,很多時候跟我們過不去的,不是別人,正是自己。
魏嘉岩漂亮又好學,大專畢業後進入一家知名房地產公司做售樓員。當時,人們買房的熱情高漲,不到半年時間,魏嘉岩就成了有房一族,而這時候與她一起畢業的同學們仍然在職場上摸爬滾打。在別人眼中,魏嘉岩是幸運的,抓住了好的機會,能力也不錯,她理應過得非常快樂,可事實並非如此。
她所在的公司,新樓盤馬上就要賣完,而且目前沒有再建的打算,魏嘉岩不知道自己該何去何從;房子有了,可不能沒有車;戶頭上有100萬,但距離1000萬又是那麼遙遠?她經常在朋友麵前嘮叨:“我的壓力好大,我該怎麼辦呀?”朋友的生活遠不如她,所以在她眼裏,魏嘉岩就是無病呻吟。
魏嘉岩每天煩惱的事情太多了,不是股票跌了,就是貸款利息上調了,要麼就是家裏人催促她結婚……她好像真的有那麼多煩心事一樣,可事實上呢?除了快樂,她什麼也不缺。
我們無法用過多的語言評述魏嘉岩這樣的人,畢竟生活中不少人的生活境遇並不如她,甚至和她有著天壤之別。很多的人雖然每天辛勤地工作,但還是租房一族,也沒有那麼多的存款,但他們也沒有魏嘉岩那麼多的欲望,而是懂得知足,懂得放下無謂的追求。
或許,她們不富有,但她們活得快樂,活得精彩,這種財富不是外在的,而是心靈作用的結果。
其實,隻有懷有樂觀的心態,才能在任何情況下作出迅速的反應,找出解決的辦法,確定新的生活方案。樂觀的人不會對事業表現出失望、絕望,正如一本書中所說:悲觀的心態泯滅希望,樂觀者則能激發希望。
說到底,對我們每個人而言,沒有不快樂的生活,隻有不肯快樂的心。活在這個充滿變數的世界裏,我們要學會用陽光般的心態麵對生活。遇到困難的時候,相信“方法總比困難多”;麵對不順的事情,多反思自己的做事方法和做人原則,少一些悲觀和絕望;遇到變故的時候,化悲痛為力量,感受自然規律不可為,順其自然則是福的真諦;失去某樣東西的時候,坦然地接受,珍惜手裏還擁有的;努力追求而又得不到的時候,減少一點內心的欲望,你會發現生活其實已經賦予了你太多。
山不轉心轉,聰明人不鑽牛角尖
在平日的生活和工作中,我們要懷著山不過來我過去的心態,懂得適時的變通,學會在山窮水盡的時候,轉換一下心情,說不定會“柳暗花明又一村”。
俗話說得好:日出東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鑽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這句話旨在告誡人們,不要認死理,一條道跑到黑,試著換一個角度看問題,或許就能發現不一樣的出路。
關於這一問題,有一個“山不過來我過去”的傳說:
一個人聽說有位大師具備移山的本領,很是好奇。於是,他想辦法找到了這位大師,並央求大師當眾表演一下。可是,大師“移山”的過程卻讓他大惑不解。原來,大師隻是在一座山的對麵坐了一會兒,然後又起身跑到山的另一麵,此時大師宣布自己表演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