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學院核心競爭力研究
高教研究
作者:於陸璐
獨立學院作為一種新興的辦學模式,其主要任務是培養應用型人才,在教育市場中其核心競爭力主要來源於人才培養質量,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對增強核心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通過合理的辦學定位和科學的人才培養目標、課程體係和專業設置改革、加強實踐教學環節和人才培養評價製度及畢業生信息反饋等途徑來實現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目的,進而提高獨立學院核心競爭力,促進獨立學院可持續發展。
獨立學院核心競爭力人才培養質量
一、提高獨立學院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意義
1、人才培養質量是獨立學院核心競爭力的重要載體
獨立學院核心競爭力是獨立學院在競爭和發展過程中整合各種資源和能力提升而成的,並能在持續競爭中保持競爭優勢的能力。獨立學院要培養自身與其他大學相比較所具有的吸引、爭奪、擁有和控製、轉化資源以及創造社會價值的收益並為其社會提供知識和人才的能力。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眾化的轉變,獨立學院這一新興高等教育辦學模式隨之產生並迅速發展,麵對公立大學、老牌民辦高校以及進入中國的國外辦學機構的競爭,獨立學院要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尋求生存並持續發展,就更要重視人才培養。人才培養的競爭,表現在生源與就業率兩方麵的競爭:(1)生源是獨立學院的主體,而人才培養方式、規格與質量關係到學生走向社會的姿態與在就業市場上的競爭力,進而影響招生規模和生源質量。(2)大學生的就業率和就業狀況已作為政府和社會評價獨立學院辦學水平的重要指標,社會對人才的認可及接納程度被作為專業能否繼續存在的衡量標準。獨立學院隻有培養出高素質、有特色的人才,並使他們在社會工作和生活中獲得競爭優勢,才能夠實現社會與獨立學院的和諧發展。由此可見,人才培養的有效性即人才培養質量體現了獨立學院核心競爭力,是獨立學院核心競爭力的重要載體。
2、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是構建獨立學院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步驟
獨立學院辦學曆史較短,積澱不深,現有的各種教育資源配置投入不足,與公立大學、老牌的民辦院校相比發展處於弱勢。而且,獨立學院大多位於中小城市,地理、經濟、人文環境較差,沒有形成對優秀教師足夠吸引力,科學研究發展緩慢、水平較低。獨立學院要想獲得較好的生源和較充足的資源,就必須得到社會的認可。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尤其圍繞所在區域經濟發展需要形成人才培養特色是獲得社會認可進而獲得良好的生源與辦學資源的最佳途徑,它相對於科研方麵的突破要更容易。隨著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培養的人才有特色,就會提高大學生的就業率進而提高政府、社會及企業對大學生的認可度,為獨立學院間接帶來發展所需的辦學資源、優秀的教師隊伍等等,進一步鞏固自身的優勢及特色,從而通過人才培養質量和特色實現獨立學院核心競爭力構建的突破。
二、提高獨立學院人才培養質量的實現途徑
1、根據獨立學院自身特點,確立合理的辦學定位和科學的人才培養目標
獨立學院的辦學定位要具有前瞻性、準確性、特殊性和可實現性,以發展目標、服務對象、競爭者為主要參照對象,最終樹立自己特有的,以質量和形象為核心的校園麵貌,展現自己的差異性,保證學習持續、穩定、健康發展。
人才培養是指對人才進行教育、培訓的過程。評價人才培養質量主要看是否符合人的全麵發展,是否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獨立學院作為普通高等學校,首先必須遵循國家普通本科高等學校人才培養的方針,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實現人的全麵發展、增強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能力為基礎目標;其次,現正值我國獨立學院改革與發展的重大機遇與轉折期,獨立學院必須繼續做好內涵建設,充分注重服務地方和區域經濟的發展,正確把握地方經濟發展方向,圍繞所在區域產業優勢,集中辦學資源進行專業發展,把培養適應地方行業、企業需要的應用型人才作為培養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