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談職業院校學生的人性化管理(1 / 2)

淺談職業院校學生的人性化管理

職教幼教

作者:李曉楠

隨著現在社會的不斷發展,大學的不斷擴招,大學已經被更多的家庭熟悉,在各種不同類型的大學進入群眾的眼簾時,職業院校就成為了與眾不同的一個群體。因為職業院校裏的學生不同於普通大學的學生,他們更渴望被認可,更渴望證實自己的價值。針對學生的這些特點,職業院校的管理更應該突顯人性化。

人性化管理職業院校

一、職業院校人性化管理的含義

所謂人性化管理就是要重視管理內外最重要的資源——人,以人為本位的管理思想,依照人性來進行管理,發揮人力的關鍵性作用。管理哲學觀念的變化,正是還“人”本來的價值和尊嚴,不在用人為的強製手段橫加“管理”,而是順著自然而然的人性來實施管理,也就是順應人性。職業院校的人性化管理就是在人性化管理的同時對人進行行為上的塑造,利用習慣進行管理,在日常的學習中營造與企業文化類似的氛圍,利用文化規範學生的行為,注重學生的創造力,利用創新推動學生的自身的發展。

二、職業院校人性化管理的必要性

1、從“製度化”轉向“人性化”

俗話說的好,“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從小我們就在一個嚴謹的製度下學習與生活,學生的思維和個性都在各種製度的壓迫下得不到更好的發揮和擴展。而職業教育麵對的剛好就是初中或者高中的畢業生,他們在“製度化”的領導下顯然是不成功的範例,那麼如何找回他們的思維和個性,並將這種思維與個性應用到以後的工作中就是職業教育麵對的一個問題。

人性化的管理則是在製度管理的前提下的理性管理,人性化管理是製度之外的感性管理。人性化管理要求輔導員要開明、嚴格、善謀和好學,努力營造出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與學生達成心靈的默契,從而挖掘出學生的潛能,推動學生不斷的自我提升。

2、職業院校學生分析

當代青少年的思想觀念、價值觀等方麵發生了明顯的變化。他們追求自由的人格、自我存在的認同感、強調自身的價值等。在觀念轉變的過程中,學生出現了新的問題,如:心理問題嚴重、自理能力較差、過度沉迷網絡。這就要求輔導員要調整和完善學生管理方式,以學生為本,注重人文關懷,既要尊重他們的個性特點又要引導他們正確對待困難和問題,促進他們自由全麵的發展。

三、職業院校人性化管理的具體做法

在實際的日常管理中,我們應該時刻對學生進行人性化的管理,這個管理包括在教學、生活和對學生素質培養三個大方麵。

1、在教學方麵的人性化管理。

職業院校的學生有別於普通大學生,他們在初中或高中階段學習也許不優秀,但其他方麵卻又有著長處。輔導員應該在教學方麵給學生正確的個性化的引導,針對學生自身的特長,因材施教,使學生的特長在其基礎之上有所專業的發展,讓學生的特長能夠正確的運用。這樣可以樹立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增強了自信心。比如:在教學的時候,輔導員應有意識的故意“出錯”,培養學生的發現問題的能力,並給學生發揮的平台。給學生布置專業方麵的課題,讓有領導能力的學生組織“會議”、有口才天賦的學生發表觀點、讓活潑開朗的學生調節氣氛、讓沉默深思的學生總結。全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課程活躍起來,每位學生都融入其中發揮其長處,使課堂內容豐富,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