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創設情景教學提高中職數學課堂的趣味性
職教幼教
作者:李榮佳
農村中職學校麵臨的難題很多,做為一名茶鄉中等職業學校農村老師,我深有體會。如何“以人為本”讓學生喜歡數學、學好數學,我認為增強數學課堂的趣味性尤其重要。
中職數學趣味教學情景
數學教育在中等職業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使學生掌握數學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使學生表達清晰、思考有條理,使學生具有實事求是的態度,使學生學會用數學的思考方式去認識世界,解決問題。
一、中職數學課堂現狀
1、教材存在的問題
現行的數學教材是中等職業學校規劃教材,具有通用性和係統性,很多教學內容注重高度的抽象性和嚴密的邏輯性,從而過於抽象到抽象,大多教師都感到與生活、生產實際嚴重脫節,學生學得枯燥無味、感覺學無用處。
2、學生存在的問題
(1)“普高熱”和“城市化建設”給農村中職學校帶來了生源少的壓力。大量農民攜家帶口進城務工,出現了“空巢”。我縣在這種形勢下,出現三級達標中學初升高的錄取線為:中考語數英三科200分,有的高中校甚至不設錄取線,隻要願意就可以就讀高中。如此低的錄取門檻,初中畢業生紛紛加入“普高”大軍。這些都給中職學校的生源帶來巨大的壓力。
(2)我校的中職一年學生,我調查了他們數學基礎學習情況: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問題,20%學生懂,29%懂一點點,其他的一點都不懂;勾股定理,15%學生知道勾股定理的內容但不懂應用,5%學生懂得簡單應用,其餘學生什麼也不懂,普遍存在數學基礎薄弱的問題。
(3)現在的中職學生個性鮮明:活潑、好動、愛表現、但缺乏學習的主動性、作業抄襲、課後無溫習,上課經常分心做其他事,不專心聽課。
3、傳統數學課堂,中職學生興趣不大
由於學生和現實存在的問題,傳統的數學課堂不受學生的歡迎。我們做為一名中職學校的老師,尤其是一名中職學校的數學老師更應該注意課堂教學中不能過於理論性,努力創設多元的教學情景,增加課堂的趣味性,以“趣味性”帶動學生的積極性,努力提高每一堂課的質量。
二、小小的改變,活躍了學生的整體氣氛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一個幽默、一個微笑、一個比喻、一個小遊戲,可以讓整堂課充滿輕鬆、快樂的感覺,學生學得愉快,老師講得開心,何樂不為。
案例一:講到“區間問題”,學生經常把左右括號寫錯、弄丟。第二天,我就在課堂上開玩笑的說“昨天,某某同學做作業丟了左耳、某某同學丟了右耳。”同學們一臉的茫然,注意力全被我吸引了過來。搞不明白為什麼做作業跟耳朵扯上什麼關係。老師說:“區間的左右兩個小括號,不就像我們的左右耳,彎彎的!”同學們聽了哄堂大笑,還打趣地摸摸身邊同學的耳朵。從此,全班同學對“區間”記憶深刻。
案例二:講授“等比數列”新課前,我對全班同學說:“今天我給大家講個故事。”同學一聽有故事了,趕緊放下手上的事情,期待地看著我。國際象棋起源於古代印度,國王要獎賞國際象棋的發明者,問他有什麼要求。發明者說:“請在棋盤的第一個格子裏放上1顆麥粒,在第二個格子裏放上2顆麥粒,在第3個格子裏放上4顆麥粒,依此類推,每個格子所放麥粒都是前一個格子裏所放麥粒的2倍,直到64個格子都放滿,請給我足夠的糧食來實現上述要求。”我就讓學生們先討論後選擇A:當國王。B:當發明者。有個同學直接站起來說:“大不了我把全國的糧食都給他啊,當然選國王當了。”接下來我在黑板上分析由棋盤所放麥粒個數形成的數列的特點,從而引入等比數列課程的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