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試論職業中學歌唱活動中的樂理滲透教學(1 / 2)

試論職業中學歌唱活動中的樂理滲透教學

職教幼教

作者:李玲珍

音樂教師怎樣才能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學習過程中,既掌握了一定的樂理知識又學會了唱歌,同時又增長了音樂能力,最終實現美育的培養目標呢?根據教學實踐經驗,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進行:使學生明確學習樂理知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教師利用體態語言與學生產生共鳴,消除他們緊張的心理壓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將循序漸進教學原則運用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

職業中學歌唱活動樂理

音樂是美育的組成部分,同時也是進行美育的重要手段。因此每個教育階段的課程設置中都少不了音樂課程,職高也不例外,可以通過學習音樂來提高音樂能力,陶冶學生的性情和品格。當然音樂教學包含的範圍也很廣泛,可以開展唱歌、音樂欣賞、演奏樂器及簡單的作曲、指揮的教學活動等。然而在開展非專業音樂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往往會出現一個漏洞,那就是對樂理知識的學習和鞏固。學生隻想唱歌、聽音樂,在教師教授樂理知識的時候心不在焉。他們認為自己又不是專業學習音樂的,沒有必要懂這些東西;而且這些知識學起來既枯燥又乏味,不學也罷。還有一部分愛好唱歌的同學認為自己不學習樂理也照樣可以唱出動聽的歌曲,所以根本不需要學。這個問題相信很多音樂老師都遇到過,也很值得大家思考。每個音樂專業的學生都知道,樂理課程是學習其他音樂學科的基礎,必須學習。那麼作為一名音樂教師我們最大的願望就是讓學生能夠在輕鬆愉快的學習過程中既學會了唱歌、跳舞、演奏樂器等又掌握了一定的樂理知識,通過日積月累、潛移默化來完成我們的教學目標。那麼怎樣才能實現我們的願望呢?根據我以往的歌唱教學實踐經驗,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進行。

一、使學生明確學習樂理知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樂理課程是所有學音樂的學生必須牢牢掌握的一門重要學科。它的學習能夠幫助相關的音樂愛好者加快學音樂的速度。教師在進行教學以前首先要明確告訴學生:理論是實踐的指導者,隻有理論指導的實踐才是有方向有目的的,否則這種實踐將很難成功,並且沒有意義。這樣,從理性的高度上去確立學生頭腦中樂理的重要地位。其次,從感性的角度讓學生體會到樂理知識對學習音樂的幫助。以唱歌教學為例:可以給學生準備他們不熟悉的歌曲的詞譜,讓同學們在教師教給他們唱歌之前,看看同學們誰能夠比較完整的唱完這首歌。如果學生對樂理知識一無所知的話,那是無論如何也達不到這個要求的。教師可以采用邊講解邊示範的方法針對這首歌曲的曲譜給大家介紹調號、拍號、各種反複記號、速度力度記號以及節奏在曲譜中的表現意義,從而讓學生通過感性的認識來明確樂理知識對學習音樂的幫助。

二、教師利用體態語言與學生產生共鳴,消除他們緊張的心理壓力

在教學過程中,師生關係緊張是影響師生情感交流的最大障礙,很多的教學實踐證明:以良好的師生之情作為基礎,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多種能力的快速發展和提高。在高壓、棍棒之下是不可能產生好的教學效果的。因此,作為一名音樂教師就要有意識的營造一種舒適、快樂的教學氛圍,將自己融入課堂並積極參與體驗,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音樂海洋裏探索,從而促進他們感性的認識和理性的提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始終保持飽滿的精神狀態,利用體態語言與學生產生共鳴,消除學生緊張學習的心理壓力,和他們建立一種朋友般的關係,增加彼此的默契,從而達到“此時無聲似有聲”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