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受限空間勞動防護盲區以及應急處理新思路
理論研究
作者:金鳴
對受限空間作業中可能存在的人員幽閉恐懼現象和利用安全索來進行事故應急處理的思路進行了闡述。
受限空間幽閉恐懼症安全索引導工具
0引文
受限空間由於相對封閉,空氣流動不暢,因此作業中中毒、致死等惡性事故頻發。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與2007年4月出台了《密閉空間作業職業危害防護規範》(GBZ/T 205-2007)對受限空間作業進行了相應規範,對受限作業安全管理起到了很大的提升作用。
由於較為少見,而當事人往往羞於啟齒,作業人員的幽閉恐懼現象往往被人忽視,應當從預防以及關懷的角度加以關注。
由於受限空間物資和人員進出不便,受困人員的救援也相對困難,而當受限空間作業人員發生異常,直接進入救援往往會發生二次事故,近年國內類似事故也屢見不鮮。作為非常簡便的安全措施,安全索在受限空間事故救援中的可以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1幽閉恐懼的預防和注意事項
幽閉恐懼症是指一種對封閉空間出現恐懼心理的一種心理疾病,如車箱、電梯、飛機中出現恐懼心理等。它屬於恐懼症的一種表現形式。出現幽閉恐懼症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說成長經曆、性格因素、心理壓力等,其中由於幼年創傷引起的的情況較為普遍。幽閉恐懼症發生時,主要症狀為呼吸困難、呼吸加快(換氣過度)、心跳加速(心悸)、感到窒息、發紅、流汗和感到昏眩、有時會出現蕁麻疹。
鑒於患有嚴重幽閉恐懼症的人無法較長時間進入受限空間,因此這裏指的需要防護的受限空間作業人員。當患有中度、輕度幽閉恐懼症的人進入受限空間,會對作業產生一定的影響,增加發生事故的幾率。
幽閉恐懼症本身對人們生活的影響並不大,假如及時治療,幽閉恐懼症的90%症狀都會得到改善。企業選擇受限空間工作人員時,應做簡單的測試注意規避有幽閉恐懼傾向的員工。如工作需要無法更換人員的,應對輕度症狀者進行及時治療;對於中度症狀者,要注意心理疏導,並盡量減少進入的時間及頻次,並在作業過程中積極引導,緩解症狀。
2受限空間事故救援中安全索的應用
近年發生的幾起封閉、半封閉空間事故案例中,作業人員中毒失去意識,救援人員匆忙進入作業空間救人,造成救援人員中毒而擴大事故傷亡的情況屢見不鮮。除了缺乏相關知識,危機意識淡薄、防護措施不足等原因,缺乏一種快速有效的救援方法,是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安全索是一種簡單有效的防護手段,由於往往應用於防止高空墜落中,人們忽略了它的牽引效果。在密閉空間作業人員失去意識或無法行動時,有效設置的安全索,可以在人員不進入作業空間的情況下,將作業人員牽引至出口,時間短,救援安全性高。
在安全索設置中,應注意脫離路線的問題,平麵牽引時,如遇到轉角、障礙物等,就有可能出現卡死的情況,這就要求在路線死角設置引導工具,引導工具可采用下圖中的形式。作業人員在進入空間後,也要注意脫離路線問題。
安全索引導裝置示意圖:
注:1-吸盤及支架,2-帶凹槽的滑輪,3-活動支架及錨固件,4-單側活動結構
3結語
受限空間作為一種特殊工況,存在一些獨立的特征。加強對該工況的勞動防護以及事故應急處理的研究,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工作。
參考文獻:
[1]靳騰,陳文才.安全進入受限空間.現代職業安全,2010,(4).
[2]朱以剛.石油化工安全環保技術.2007,23(1).
[3]王智江.中國計量學院學報.20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