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河3、68地區固井技術研究(1 / 2)

河3、68地區固井技術研究

理論研究

作者:周偉光

勝利油田河3、68區塊上部地層薄弱、易漏,通過針對性固井技術研究,解決和避免固井時容易出現上漏下竄的風險。

漏失竄槽固井技術增韌水泥漿

河3、68區塊是勝利油田現河采油廠2010年上產重點區塊,共鑽井24口,為保證采收率,完成油田上產任務,對固井質量的要求較高。該區塊上部地層薄弱、易漏,下部地層由於周圍注水井及生產井的影響易竄,固井時容易出現上漏下竄的風險。采用合理的水泥漿體係、前置液配方及合理的固井工藝等措施,是提高該地區固井質量的重要保證。

1河3、68區塊簡況

河3、68區塊位於濟陽坳陷東營凹陷中央斷裂背斜帶河3、68斷塊,是現河采油廠的重要產油區塊。含油麵積2.6km2,地質儲量875萬噸,縱向含油層係多。本區塊沙二1-7地層以三角洲平原亞相的分流河道儲層為主,橫向變化大;油藏油水關係複雜,各小層或時間單元均具有各自的油水係統。儲層以細砂岩、粉砂岩為主,平均孔隙度24.1%,平均空氣滲透率621×10-3μm2。

2固井存在的問題

該區塊地質結構比較複雜,長期的注水開采使得多重壓力體係並存,層間的壓力變化較大,固井時容易出現上漏下竄的情況。為了保護套管,要求固井時水泥漿返出地麵。封固段較長(2400--3000米)造成環空液柱壓力高,采用常規的水泥漿體係固井時容易出現井漏,或上漏下竄的情況;長封固段還會造成水泥漿凝固過程中失重,導致下部高壓層發生竄槽,影響固井質量。老區注水井、生產井影響。由於河3、68區塊井位密集,注水井較多,造成地層流體壓力總是動態變化,對井下幹擾大,且不好消除,增大了固井難度。

3 技術措施研究

3.1防竄措施

(1)提前停注、停產釋放地層壓力是保證該區塊固井質量的關鍵。為提高固井質量,在二開之前與該井有關的所有注水井停注,在固井之前直到24小時之後停止相關層位的抽油井生產,消除動態油氣水對水泥漿侯凝時的幹擾,為水泥漿提供一個相對“安靜”的侯凝環境。

(2)通過優選,采用“雙凝”水泥漿體係。“雙凝”水泥漿體係就是把水泥漿分為上下兩段。上部井段使用緩凝時間較長的水泥漿體係,下部井段使用緩凝時間相對較短的常規密度水泥漿體係,上下兩段水泥漿稠化時間相差1.5—2小時,水泥漿體係從井底自下而上凝結,當下部水泥在侯凝過程中發生失重現象時,上部水泥漿尚處在可流動狀態,能夠保持對下部水泥漿的有效壓力,避免了因下部水泥漿失重造成的竄槽。

(3)使用膨脹水泥體係,即在水泥中加入膨脹劑,補償水泥的體積收縮並使之略有膨脹,減小水泥石與套管或地層間的微間隙,從而達到防竄的目的。

(4)在工藝技術方麵,通過增加扶正器的入井數量,在主要油層加足套管扶正器(每根套管加一隻),提高套管的居中度,提高水泥漿頂替效率。

(5)在主要油層段以上30—50米井段安放管外封隔器,阻斷地層流體的上竄通道。

(6)下套管前必須通井,固井施工前調整好鑽井液性能,在保證井下安全的情況下,盡量降低粘度和切力,並大排量洗井兩周以上,井內無沉砂、井壁穩定、確保壓穩油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