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推進朝鮮羅先經濟區合作開發的建議(1 / 2)

推進朝鮮羅先經濟區合作開發的建議

理論研究

作者:孫曉霞車輝

通過分析中朝合作開發羅先經濟區的問題,找出其製約因素,依托琿春市和羅先區獨特的地緣優勢,充分發揮羅先經濟區在朝鮮國內的特殊地位,提出推動羅先經濟區合作開發的建議,建立中朝合作開發羅先經濟區的新模式,營造良好的綜合投資環境,推進中國的沿邊開放戰略。

朝鮮羅先經濟區合作開發

一、合作開發羅先經濟區的有利條件

1.朝鮮不斷推進經濟體製改革的步伐

21世紀,朝鮮麵臨國際社會的製裁和本國經濟的困境,多次與中國舉行首腦會談,高級官員互訪,鞏固和加強中朝兩國的關係,發展本國經濟、提高本國人們生活水平。2007年被朝鮮確定為“經濟轉折之年”,之後朝鮮就開始致力於經濟建設,逐步將政治重心從核武安全問題轉移到國內經濟建設和對外經貿合作。朝鮮以前所未有的姿態積極采取多種政策措施,加快經濟建設,改善民生。同時,加大了對外招商引資的宣傳力度,朝中社多次通過采訪朝鮮相關人士,介紹朝鮮對外招商引資政策、優惠關稅製度、保障投資權益和良好投資環境等。朝鮮政府迫切希望建立自由貿易區,允許包括中國在內的外國人無簽證自由出入,以實驗田性質來開發羅先經濟區,為以後的經濟改革打下理論和實踐基礎。實現朝鮮的漸進式改革的道路。

2.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建設的順利進展

2009年8月,國務院正式批準了《中國圖們江區域合作開發規劃綱要——以長吉圖為開發開放先導區》,標誌著建設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已上升為國家戰略。按照規劃綱要,建設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以琿春為開放窗口、延龍圖為開放前沿,以長春、吉林市為主要依托,實施邊境地區與腹地聯動開發開放,率先突破、率先發展,形成具有較強實力的經濟隆起帶和對外開放的先行區,帶動吉林加快發展振興。當前,圖們江地區合作已經形成了“政府推動、企業參與、市場運行”的運作模式,為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推動東北亞區域合作和圖們江地區開發注入新的活力。

3.中朝雙方合作進度加快

朝鮮羅先市多次修改地區法,加大開發開放的力度,加強與中國合作。2010年11月23日,中朝雙方簽訂《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政府關於共同開發和管理羅先經濟貿易區和黃金坪、威化島經濟區的協定》(簡稱“兩區”),雙方就合作開發“兩區”達成共識。為進一步落實中朝兩國“共同開發、共同管理羅先經濟貿易區和黃金坪威化島經濟地帶”,2011年11月在吉林大學舉辦五期“朝鮮‘兩個經濟區’管理官員研修班”,為朝鮮培養開發區幹部,推動朝鮮經濟市場化改革的新進程。

二、羅先經濟區合作開發亟待解決的問題

1.合作開發機製有待於進一步協商

朝鮮在羅先經濟貿易區規整土地,雙方地方政府已經成立了羅先經濟貿易區合作開發管理委員會,行使與兩個經濟區投資開發建設運營相關的管理權,簽署了共同開發、共同管理的協議和相應的法律、法規,中方主導的框架初步形成。吉林省相關地區和部門已在國家統籌安排和具體指導下,加快與朝鮮的溝通,打破朝鮮偏重傳統的獨立自主式的自我為主開發方式,就中朝跨境經濟技術合作、旅遊合作及羅先經濟區合作建設等問題達成共識,製定了開發區規劃,並積極付諸於實際。但是,開發區規劃的實施涉及朝鮮的主權問題,能否順利進行還需得到朝鮮政府的認可,需要中朝雙方盡快溝通,就協議和法律、法規的相關細節予以協商研究,形成一個進一步統一的行動綱領,不斷推進羅先經濟區開發建設的步伐。

2.基礎設施的陳舊落後

根據朝鮮剛剛頒布的“國家經濟開發十年戰略計劃”中,從2011年到2015年的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重點項目主要是基礎設施建設,隻有加快推進基礎設施的建設,才能為經濟建設提供更好的基礎條件。羅先經濟貿易區地處偏遠地區,陳舊落後的基礎設施一直是製約中朝圖們江區域通道建設及合作開發的主要原因之一。隨著羅先經濟區合作開發的推進,基礎設施的建設雖然也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如中朝圈河口岸-元汀口岸跨境橋恢複通車,琿春-羅津-東南沿海的內貿貨物跨境運輸國際通道建設取得重大進展,2011年底朝鮮元汀裏口岸至羅津港公路改造項目完工等等,然而基礎設施的改建和道路與港口的建設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在朝鮮半島複雜的地緣政治環境和朝鮮自身國情特殊性的雙重考量下,要實現羅先經濟區通水、通電、通路、通郵、通訊、通暖氣、通天燃氣或煤氣、平整土地的“七通一平”,不僅依靠中朝兩國政府政策上的傾斜,還需要借助民間力量,開辟中朝貿易通道,實現互聯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