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企業信息管理係統的設計與實現(1 / 2)

企業信息管理係統的設計與實現

企業成長

作者:周凱

該係統主要實現了基礎資料模塊、訂單子係統模塊、項目管理模塊、調度子係統模塊和係統維護模塊等幾大模塊。該係統的上線能使中小企業信息管理規範化、係統化、程序化,避免信息管理的隨意性,提高信息處理的速度和準確性,能夠及時、準確、有效的進行查詢和修改中小企業的信息。

企業信息管理準確

1引言

隨著計算機科學的運用日益成熟,慢慢的計算機科學技術的運用已深入到各個行業,基本實現了很多領域的智能可控管理,在人類社會的各個領域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中小企業的信息管理長期是采用人工管理的方式。對於各個控製環中的各控製點的信息采集均是采用手工的方式進行采集、統計和分析,經常會出現信息收集不規範、對係統缺陷的歸類、缺陷頻次的統計不精確、信息可追溯性較差等諸多問題。同時人工操作必然帶來了出錯率高,效率低、保密性差,大量的耗費了時間及人力物力,時間一長,將產生大量的文件和數據,這給數據資料的查找、更新及維護都帶來了不可避免的麻煩及難度。針對以上問題,開發一套實用的企業信息管理係統,具有了其實際的意義。

2係統業務分析

係統主要業務流程包括客戶訂單處理流程、生產管理流程、原材料采購流程。

客戶訂單處理流程為:訂單錄入(看板自動掃碼)→集貨→發貨。

生產管理流程為:看板回收→製定生產計劃書→生產→完成品入庫。

采購流程為:看板回收→製定采購計劃→原材料采購→采購完成入庫

客戶訂單流程觸發生產管理流程,生產管理流程觸發采購流程。觸發其流程的紐帶看板循環。

一般商品生產分為計劃生產、消息生產模式和後補充生產模式。後補充生產模式是保證倉庫中具備一定的庫存數量,客戶來訂單時,從庫存裏麵直接取貨。消息生產模式是庫存裏麵不備貨,在客戶下訂單時,再進行生產。計劃生產是按月製定生產計劃,按日發放生產計劃書和看板。無論那種生產模式,都可以用以上的流程模式來進行處理。

調整看板:在下達生產任務之後,有時出現原材料剩餘的情況,而且如果保存到明天,原材料將作廢,因此要使用這些原材料生產一些商品,生產課領取一些調整看板領取調整看板時,由管理課掃碼,製定生產計劃書。調整看板的生產在係統要單獨標誌。

3係統功能分析

本文設計的企業信息管理係統能夠完成係統管理、人員管理、客戶訂單管理、集貨管理、生產管理、采購管理、庫存管理、發貨管理、查詢報表等功能。每個功能說明如下:

(1)係統管理包括維護係統用戶、操作權限,維護係統基礎數據(商品信息、材料信息、生產線、倉庫信息、客戶資料、供貨商資料等),設置係統運行參數(看板循環周期、商品生產周期、商品預警庫存等),看板管理。

(2)人員管理包括人員資料維護,人員績效考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