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之我所見
教學方法
作者:楊海濤
體育課難上是我們每一名體育教師的共同體會,這主要是當今的學生中大部分缺乏吃苦精神,特別又對絕大部分田徑內容沒興趣,最終導致了這種局麵的出現。所以要改變這種局麵,就要從培養學生對體育的興趣下手。
體育興趣培養
一、課題的提出背景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俄國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托爾斯泰也曾說過:“成功的教學不是強製,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在歡快的氣氛中不知不覺地就學會了新學的動作技術。這就是興趣的力量。恰當運用可以幫助教師解決教學上的難題,為教學提供一條方便之路。不僅能活躍課堂氣氛,增進學好體育信心,還能保持學生高漲的學習熱情和渴望繼續學習的願望。
二、課題研究目標
1、創設自主、合作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2、加強和訓練個體自主學習,形成能力,培養個體主動練習的習慣。
3、端正學生對體育課的學習態度,提高對體育學科的正確認識。
4、學會自主、合作學習的技能,主動探究,展示個性與靈性培養創新意識和探索精神。
三、課題研究主要觀點
1、學會學習是激發學生體育興趣的重要手段之一。
2、在生活中學會觀察,培養習慣和興趣,能夠自覺、積極地進行體育鍛煉。
3、做中積累,學中體驗,在實踐中拓展視野,提高中學生的鍛煉能力。
四、研究的方法
實地觀察法、測試問卷法、經驗總結法、榜樣學習法、行動研究法。
五、課題研究的措施
1、要使學生對體育學習有明確目的
教師要掌握學生的喜好,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使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把體育學習與實現自己的遠大理想結合起來;使學生明確認識身體好、學習好與將來終身受益的關係;把體育課的學習與其它文化課的學習有機地結合起來,讓學生明白,沒有好的身體素質就難以完成學習任務,將來走向社會,難以發揮應有才能的道理。激發學生在掌握科學知識的同時積極鍛煉,打好身體基礎。
2、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調動學生的自主性
教學過程是師生雙方相互結合,相互影響的雙邊活動,它包含著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自主性(主體作用)兩個方麵。這兩者的結合是教學過程賴以存在和發展的基礎。
教師的主導作用體現在能不能為學生創造最佳的學習環境,在這個環境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而不是消極被動的承受者。讓他們在學會動作的過程中,看到自己進步,體驗到成功的快樂,由“要我學”到“我要學”,改變學習的被動局麵。教師的主導作用,還在於教師善於選擇合適的教法手段和教學步驟,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應當敢於改革舊的教學模式,重視因材施教,教法靈活多樣,這樣才能使教者得心應手,學者心情愉快。
3、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的多樣化
教學手段和完成課的任務有著密切關係,確定著課的質量,所以完成每節課的任務,都不是單一教法手段的孤立應用,而是多種教法手段在教學過程中的統一體現。但教學方法的選擇和教學手段的應用,必須符合課的目的任務、教材特點,運動規律和學生實際。教學中教法靈活,手段多樣,形式活潑,不僅可以直接引起學生的興趣,而且還能使學生更快地掌握技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