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文治”英語在兒童英語學習中的運用(1 / 2)

“三文治”英語在兒童英語學習中的運用

教學方法

作者:端木紅梅

“三文治”英語借鑒三文治夾心麵包的形式,在教學中將英語詞句有機地“鑲”在以漢語為主體的人物對話、情景遊戲等中的新型教學模式。其實施主要通過靈活多樣的講故事、編選英文三字經、做遊戲、看動畫、等方式和手段的運用,有效提高兒童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三文治英語運用

“三文治”,即英語中的Sandwich,譯成三文治或三明治,是用兩片麵包夾著肉、蛋或幹酪等製成的西式快餐。所謂“三文治”英語,即把英語詞句象三文治麵包中的肉、蛋等一樣巧妙地“鑲”在以漢語為主體的人物對話、故事情節,日常生活,情景遊戲等當中,靈活配合特有的語調,音樂,動作等,使孩子在輕鬆愉快的狀態下獲得英語知識和會話技能,從而有效進行英語學習的一種新興教學模式。由於它符合兒童心理,遵循教育規律,教學方式靈活新穎,受到了父母和兒童的歡迎。“三文治”英語在實踐中的運用大致有以下幾種。

一、講故事學英語

每個孩子都愛聽故事,尤其是童話深受幼兒的喜愛。創設意蘊豐富、引人入勝的故事,在故事中添加進簡單的英語單詞和短句,引導孩子在故事中不知不覺地熟悉和學習英語。這樣即減輕了孩子學習英語的難度,在潛移默化中提高了孩子學習英語的興趣,同時又使孩子豐富了知識,明白了人生的許多道理。如《小鱷魚氣壞了》中,mother鱷魚對baby鱷魚說:“你看見那隻monkey了嗎?我想吃那隻monkey的心,你想個辦法把它拿來給我吃。”Baby鱷魚說:“Monkey在tree上,我又不會爬tree,怎麼辦?”這樣在感受童話故事的同時,幼兒又輕鬆學習了不少英語單詞。

二、英文三字經學習法

中文三字經是中國千百年來流傳下來的優秀文化結晶,它形勢短小,知識集中,內涵豐富,富有音樂性,是兒童啟蒙和一般社會教育的重要藍本。借鑒傳統的中文“三字經”形式,精心選編英文的“三字經”,或者類似的順口溜,以人物對話,曆史故事,童話寓言為主,三個字一句,形式整齊,音韻和諧,讀起來朗朗上口,明於事理,易於記誦。對年齡較小的幼兒,仍可采取漢語夾雜英語的方式。如一隻pig(豬),非常big(大的),把洞dig(挖)等。對年齡稍大的兒童,可過渡到全部用英語書寫的“純英語三字經”,並在學習中作適當解釋。這樣兒童就像唱兒歌一樣,幾乎不費什麼困難就可以學會。

三、通過遊戲學單詞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遊戲是孩子最喜歡的活動之一。實踐證明遊戲能更好地幫助幼兒習得語言。因為遊戲既能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還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增強無意記憶,使活動達到最佳效果。根據教學進度,選擇和組織好的英語遊戲是關鍵,英語知識和遊戲要能有機結合,不能分裂為“兩張皮”。如老師在教孩子水果的單詞後,可用實物做解釋。讓孩子看完水果後,把apple,banana,orange等各種水果放人一個不透明的袋子中,和孩子一起玩“Touch and guess”的遊戲,猜對者可以得到水果作為獎賞。在互相競爭和有水果獎賞的刺激下,整個遊戲下來,兒童既玩得開心,多種水果的單詞也已經深深紮根頭腦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