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高中體育課
教學方法
作者:李靈娟
合理安排體育課的密度,首先要認真備課,周密計劃。課前認真分析教學目標,教材性質,以及學生特點、場地器材,合理安排課的各項內容和時間。
教材任務安排講解示範實施
如何上好一堂體育課,關鍵要做好以下幾點:
一、合理搭配教材
一堂體育課,一般安排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教學內容,其中一項為新授內容,另一項為複習內容,或者兩項均為複習內容。
內容的安排,一般遵循身體全麵發展的原則,因為青少年的身體正處在生長發育的時期,接受能力較強,可塑性很大。選擇多種多樣的不同性質的教材,采用多種有效的教學手段,有利於身體的全麵鍛煉。而且,人體各機能與身體素質,基本活動能力都是緊密相連的。某一方麵的發展,都會影響其他方麵的發展與提高。因此,隻有以身體全麵鍛煉為基礎,才能促進學生全麵協調發展。
二、教學任務要確切、具體
教師應該根據教材的性質和內容,提出課的具體任務。但是,提出的任務要適當。若任務提的過高,學生便會失去學習的興趣和信心;若任務提的過低,又不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某一節課的內容為“單掛膝前回環一周”(新授內容)和“蹲踞式跳遠”(複習內容)。若將這節課的教學任務確定為“掌握單掛膝前回環一周技術,改進蹲踞式跳遠技術”這種提法既不確切,又不具體。因為學生從接觸教材到掌握動作,一般需要泛化、分化和自動化三個階段。因此,隻有通過一定的時間和練習才能達到。所以,第一次接觸教材就提出“掌握動作”不符合動作技能形成的規律,顯然要求過高,學生難以做到。蹲踞式跳遠的完整技術是由助跑,起跳,騰空和落地四部分組成,其中助跑與起跳相結合的技術是重點和難點,在教學任務中並沒有具體指出究竟要改進哪一環節的技術。
三、合理安排運動負荷與密度
合理安排體育課的密度,首先要認真備課,周密計劃。課前認真分析課的教學目標,教材性質,以及學生特點、場地器材,合理安排課的各項內容和時間。其次要嚴密課的教學組織,根據各種情況,采用適宜的教學組織形式,盡是減少教學輔助活動的時間,避免重複囉嗦的講解和不合理的誤刪除。最後要改進體育教學方法,要有目的、有計劃的運用講解與示範,力求做到精講多練。根據教材性質和教材目標,采用適宜的、新穎的練習方法,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自學性,增加練習的機會,從而增加練習的密度。
四、講解目的明確,語言簡潔精煉
語言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傳授知識的一種方法,在體育教學中,運用語言的形式有多種如:講解、口令、指示、口頭說不定成績等。由於在一節體育課中,教師示範及學生練習所用的時間要遠遠多於講解所用的時間,而且,高中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知識水平的提高,分析能力越來越強,他們不再像小學,初中學生那樣單純的接受,而是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體育課中的語言運用要求的就更為嚴格。
五、示範動作要準確、適宜、熟練、優美
一位優秀的體育教師,不僅要具有較強的語言能力,還要具備較高的業務工作能力,能全麵、正確、熟練的掌握體育的基本技術和基本技能,並在傳授技術、技能時準確填滿和,力求做到熟練、輕鬆、優美。因為教師示範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學生學習的興趣,正確、優美的動作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求知欲,提高學習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