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拚音教學
教學方法
作者:王星
學好拚音能為學生識字、認字、寫字、朗讀、背誦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漢語拚音教學必須落在實處,要不斷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師還要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學好漢語拚音。
漢語拚音教學工具興趣
一、漢語拚音教學過程
1、導入
一節韻母課教學的開始,一般可以安排複習檢查或談話導入新課。在教學中我采取的是複習檢查的方式。複習檢查的內容是上節課學習的單韻母“a、o、e、i、u、ü”的讀法和寫法,也就是它們的音和形,以此來引入對複韻母“ai、ei、ui”等的教學。複習時間為3—5分鍾,這樣可以建立新舊知識之間的聯係,有助於學生利用已有知識,更好地學習新內容。
2、講授新課
新授內容是一節課的教學重點,我的新課內容包括以下幾方麵內容:
認形:即教師先提出本節、課的教學內容,然後結合教材中的圖畫,拿出早已準備好的圖、片、實物等讓學生認清字母的形及分清複韻母是由哪些字母組成的。複韻母(ai、ei、ui、ao、ou、iu、ie、üe、er),鼻韻母(an、en、in、un、ün、ang、eng、ing、ong)和整體認讀音節(zhi、chi、shi、ri、zi、ci、si、yi、wu、yu、ye、yue、yuan、yin、yun、ying),讓學生分清它們是由哪幾個字母組成的,哪個在前,哪個在後,還可以讓學生拿出自己準備好的字母卡片拚湊拚湊,提高他們學習漢語拚音的興趣。
發音:教師先做幾次示範發音(也可以先播放錄音),讓學生注意聽,然後開始對學生進行教學,先講發音時的口形、氣息等的特點,如在教學“a”這個音時,口要張大,嘴唇形狀自然成圓形,聲帶振動。另外,教師在指導學生發音時,特別要讓學生對比相近音,如:b與p,n與l,f與g,en與eng,in與ing等。在我們西昌彝族自治州是彝族聚居區,我認真了解過彝族方言的特點,對比了方言與普通話發音的不同,彝族語中隻有11個單韻母,沒有複韻母。所以在教學中存在彝族學生在學習複韻母時,發複韻母的音很困難的現狀。我在教學漢語拚音時,重點放在矯正學生複韻母發音口形及習慣上,注重有針對性地訓練彝族學生的平舌音、翹舌音、圓唇音等的口形及發音。同時還注重發音過程,普通話的發音很緩和,發音很輕鬆自然,而彝族語的發音過緊,彝族同學受彝族語言發音的影響,存在發音過緊的現象,因此,在教學時教師應要求學生發音時要慢,盡量放鬆自然,這樣,才能將音讀者,為學好普通話打下堅實的基礎。
聲調:普通話有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四種聲調,而彝語則不同,彝語雖然也有四聲,但在聲調的長短、輕重上存在明顯的差別,即第一聲為(55),第二聲為(33),第三聲為(34),第四聲為(21)。經過對比,彝語中二、三、四聲都不到位,我在語文教學中注意聽每個學生的發音,並隨時注意糾正。在一年級的拚音教學中一定要重視學生的發音,及時糾錯。一旦養成不正確的發音習慣,再來糾正,為時晚矣。在教學韻母和拚讀音節時,我反複對學生進行聲調練習,同時還通過打手勢等方式讓學生形象地把握普通話聲調與彝語聲調的區別,,再反複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