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優化美術教學
教學方法
作者:竇偉
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有效地激活內因,引導學生學會學習。根據調查表明:學生不僅希望教師運用多種教學媒體課堂教學,增強學習效果,提高教學質量,更希望自己去動手、操作和運用,由於多媒體技術教育使教學過程形象、直觀、生動,有效地激活了內因,使學生由被動學習實現了向主動學習的轉變。
社會信息技術
當今社會,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知識經濟時代就是信息時代,準確迅速地獲取和處理信息是未來人類的必備素質。因而,新課改下實施素質教育,必須大力提高教育技術手段化和教育信息化程度。美術教學是推動素質教育的渠道之一,在新課改教學中,注重合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改進教學方法,優化教學結構,改善教學過程,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可以快速推動素質教育的深入實施。
適應素質教育對課堂教學改革的要求,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特別是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可以最大地優化課堂教學過程,把教師、學生、教學媒體三者有機結合起來,既有利於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有利於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更有利於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美術教學中,合理利用多媒體技術,改變了傳統的說教式教學的做法,把課堂真正的還給學生,讓他們做課堂的主角。不但改善了師生關係,而且使課堂活躍起來,促進了師生角色轉換。我在給學生上色彩課的時候,充分運用多媒體技術,製作了精彩的課件。講冷暖色彩變化,把朝陽下美麗的花海(暖色調)和夏日蔚藍的海天一色(冷色調)打在大屏幕上,旁邊對應的是大片的紅色塊和蘭色塊。接著再展現以同一幅有森林高山的風景畫,經曆春、夏、秋、冬不同季節的時間變化,春天嫩黃的綠芽,夏日碧綠的森林,秋日金黃的樹葉,冬天高山上紛紛揚揚的白雪,播放這些畫麵的同時,再配以優美的樂曲和精彩的解說。讓學生陶醉在美妙的大自然中,感悟色彩變化的魅力。最後,畫麵上定格的是同一幅風景畫中紅、黃、藍、綠四種色彩的覆蓋效果,樂曲換成舒緩的輕音樂,教師及時總結色彩的變化規律,學生輕鬆快速地掌握了色彩的變化。這樣把知識點通過多媒體技術直觀、生動地展現在學生麵前,使他們自始至終處於興奮狀態,激發了學習興趣和參與教學過程的積極性,既克服了傳統教學過程中枯燥無味、死板單調的弊端,又實現了教學過程由“教”為重心向以“學”為中心的轉變,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真正確立,其主體性得到充分發揮和發展,使“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真正落實得恰到好處。
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有效地激活內因,引導學生學會學習。根據調查表明:學生不僅希望教師運用多種教學媒體課堂教學,增強學習效果,提高教學質量,更希望自己去動手、操作和運用,由於多媒體技術教育使教學過程形象、直觀、生動,有效地激活了內因,使學生由被動學習實現了向主動學習的轉變。美術教學不但讓學生發現美,欣賞美,更重要的是要他們去創造美。如上《畫家鄉的風景》這節課時,我先帶領學生走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發現美,感受美,小橋流水,春花綠葉,鳥語花香,諸城大地美麗的風景就象一幅幅美妙的畫卷印在他們的心間,使他們沉浸在美麗的大自然中。這時我及時引導,讓學生挖掘自然之美,帶著極高的興趣回到課堂,利用程序裏麵的畫圖,進行創作,學生胸有成竹,下“筆”如有神,隨著鼠標的點擊,一幅幅動人的風景畫出現在麵前。而且在顏色的變化、圖形的大小上都能得心應手,隨時調節,修改,都可以產生豐富多采的畫麵效果。畫圖裏麵的多種工具(鉛筆、噴槍、板刷、橡皮)以及裁剪、重新組合等程序都是手工繪畫所難以實現的,充分體現了它的方便快捷。如此而來,在充分運用計算機多媒體的課堂上,教師將更多的課堂空間時間還給學生,放手讓學生去學習,通過人機對話,實現資源公享,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養成了想學、能學、學會、樂學的良好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