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課堂教學設計之我見
教學方法
作者:孫頲
得當的英語教學設計,是一種在教學意圖和最終結果之間起中介、聯係作用的手段,好的教學設計,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教學活動變得生動,從而有利於改變單調的教學格局,達到良好的教學目的。
教學設計,方法,運用
英語教學是語言教學,好的教學設計,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教學活動變成生動、直觀、興奮的過程,從而有利於改變單調的教學格局,達到良好的教學目的。下麵就是我對課堂教學設計的幾點體會。
一、語言環境
在教學過程中環境起著重要的作用。它能夠提高英語教學效率,避免學生厭煩枯燥的單詞背誦、語法理解,防止學生在學習上出現虎頭蛇尾的現象。所以盡可能提供說英語的環境,在教學中十分重要。比如在學習《Television》這篇課文時,我問學生:Do you think television can take the place of human being in the future? What's the writer's opinion about it?這問題不僅可考察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也讓學生結合實際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調動了不同層次的學生的積極性,活躍了課堂氣氛。也可組織學生分析主題句,歸納大意,如:“What's the main idea of the text?”鼓勵學生用英語思考並且表達出來。這些方法都避免了傳統評價體係的單一性,突出了英語作為一門語言的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另外學完一篇課文後,老師可設計出一些問題在下課前的10分鍾用“True or false”讓學生縮略回答,以此來檢驗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程度,總結下節教學重點和難點。
二、情景設計
1、運用直觀教具。在教授單詞時,我們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最好多用圖片、模型、實物等,以形象、直觀的方式,讓學生在直接感觸中記憶單詞。比如,在學習國家名稱時,我們可以出示相應的小國旗,讓學生看國旗說國名,這樣他們不但在課堂上學會了國名,同時還能記住這些國家的國旗,形式上好象增多了要記的內容,但這種方式更能使學生以愉悅的情感投入到學習中來,還能達到預想不到的效果。
2、運用生動的多媒體。俄國大作家托爾斯泰說:“成功的教學需要的不是強製,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興趣往往是學習的先導,有了興趣就有了學習的動力。適時恰當地選用多媒體來輔助教學,以形象具體的“圖、文、聲、像”來創造教學,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使抽象的內容具體化、清晰化,使學生的思維活躍,興趣盎然,有助於學生發揮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思考,更好的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比如我和學生們學《Thanksgiving Day》的時候,用多媒體放映有關感恩節的圖片和音樂,一開始,學生就被這些鮮活的畫麵所吸引,自然興致百倍,並由這些圖片逐漸變化而深思,整堂課,學生都積極思考和回答問題,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模擬設置場景。教學時,模擬設置場景也會達到良好的教學目的。問路的交際用語是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內容。比如,在課堂中設計問路的內容時,教師讓學生以書中人物的身份去找前麵某個指定位置,先讓學生依次在課堂上向不同位置的路人詢問所去地方,口頭描述所走路線,按照學生描述的路線向前推進課文內容,在這個訓練過程中,隨著學生問路次數的增多,象Excuse me. I’m afraid I got lost. Can you show me the way to the station? Excuse me, how can I get to? Excuse me. I wonder if you could help me. I’m looking for the Museum?這樣常用問路的詞句在不知不覺中熟練起來,並且使學生不會感到枯燥,有身臨其境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