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應變——如何適應突如其來的變化(2 / 3)

這個故事出自明朝楊慎的《瞄林伐山》,也是成語“按圖索驥”的由來。這個寓言有兩層寓意,一是比喻按照某種線索去尋找事物,二是諷刺那些本本主義的人,機械地照老方法辦事,不知變通。

旅日華僑經濟在20世紀20年代時,是以砂糖和香蕉來奠定資本累積的基礎的。到了30年代,則以彈珠房和純吃茶店出擊,並開設中國餐館,有形財產逐漸增加。其後,在日本列島各大都市的繁華街上,又到處林立著所謂三級產業的大樓,諸如會館、飯店、公寓大廈等休閑產業與餐飲業、不動產業等等。進入40年代之後,有形資產益加增多,到了1971年的美元危機時,他們己將賺取的利益大半轉換成有形資產了。

首屆一指的旅日華僑財閥惠通歡樂總彙集團就是其中的典型。該公司以經營糖精起家,不過,糖精的行業不到三年就走下坡路了。

但是,老板林以文先生似乎具有先見之明,一下子又轉變到娛樂事業上去,使日本的輕喜劇在戰後再度複活。之後,當電影也走下坡路時,又率先在日本設立了“地球會館”這幢綜合休閑大樓,蛻變成為一個綜合休閑事業集團。接著又將事業觸須延伸擴大到不動產與高爾夫球場。

海外華商深知“退一步則生,進一步則死”。該退時,他們果斷地退卻,從而扭轉頹勢,再創新機。

一位旅日華僑有家店麵,和另一家日本人開的經營同樣產品的店毗鄰而居,彼此之間為爭搶生意而競爭得你死我活。後來其中一家分店出了一些經營上的問題,華僑認為分店經營不善是由於資金不足,隻好在兩店中選擇一家。他經過再三考慮,決定賣掉此店,於是他毫不猶豫地找到鄰居的老板,請他把自己的店和庫存產品買下來。他用獲得的資金,全身心投到分店的經營中去,生意很快紅火起來。

對於經營的方向,華僑們見風使舵,隨機應變。而對於商品的價格,他們的靈活性也很強,他們的商品價格不固定,可以因人因地因時的改變而改變,隨機性很強。海外華商在適者生存的商業競爭中,正是靠著這種高度的適應性,不斷轉換擴大經營方向和方式,從而開辟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

正所謂“樹挪死,人挪活”。種子落在土裏長成樹苗後最好不要輕易移動,一動就很難成活。而人就不同了,人有腦子,遇到了問題可以靈活地處理,用這個方法不成就換一個方法,總有一個方法是對的。

100.幽默說話,平和機智解危機

“對勞累的人們,幽默就是休息;對憂愁的人們,幽默就是解藥;對悲傷的人們,幽默就是安慰;對困境中的人們,幽默就是力量!”

幽默既是一門學問也是一種藝術,如能很好地加以運用會使你的社交增添幾分瀟灑,幾分浪漫,幾分樂趣。幽默的談吐和行為更是一個人智慧的體現。

傳說有一次乾隆皇帝想故意考考劉墉,於是就突然地問了劉墉一個很怪的問題,說是京城共有多少人。劉墉雖然當下覺得很意外,但還是冷靜地相出了答案,說:“有兩個人。”乾隆不解。於是劉墉解釋說,人再多也不外乎男人與女人兩種。乾隆不甘心又接著問,“那今年京城又有幾人出生,幾人去世?”劉墉回答說:“有一個人出生,卻又十二個人去世。”乾隆還是不解。於是劉墉解釋說,今年不管出生多少人都是一個屬相。但去世的就不同了,十二個屬相都有。乾隆聽了之後大笑,被劉墉的妙答折服。

當人在交際的過程中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尷尬局麵時;當你在生活中陷入一種沮喪悲觀、憂鬱煩惱的不良情緒中難以自拔時;當你準備給無禮的對手一個不失風度的回擊時,幽默是你最好的選擇。林肯以他的幽默和機智贏得了大多數人的喜愛,他的一些幽默機智的故事在美國更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

一次,林肯正麵對大眾,滔滔不絕、熱情洋溢地進行著他的演講。忽然,人群中有人傳遞給他一張紙條,林肯未經思索,立即打開了紙條,沒想到,紙條上竟然寫了這樣兩個字——“傻瓜”。當時,在林肯旁邊有很多人都已看到了這兩個字,一下子大家都怔住了,他們都瞪眼盯著他們的總統,不知道他如何來處理這一公然的挑釁。大家都誠惶誠恐地注視著事態的發展,這時,林肯略一沉思,便微微一笑說,“本人收到過許多匿名信,全部都隻有正文,不見署名,而今天卻正好相反,這一張紙上隻有署名,卻缺少正文。”話音剛落,會場裏便響起了為林肯的機智和幽默而鼓起的熱烈掌聲,而又經久不息。會場氣氛由緊張變為輕鬆,演講繼續進行。

一次美國麻省議會開會時,一位議員發表了一篇很長的演說,另一位議員覺得他的演說已經使得台下的聽眾感到頭痛,低聲通知他把演說縮短,提早結束,誰知那位正在演說的議員誤解他的好意,認為那是一種無理的批評,便用嚴厲的口吻回答說:“請你滾出去!”然後仍繼續他那冗長的演講。

“請你滾出去!”這是多麼難聽的辱罵,那位去勸他的議員聽了當然勃然大怒,因不好當場發作,又沒有另外的方法報複,隻好向省議長報告。麻省省議長柯定平時講話幽默,常常用它替人解圍,現在看到這位議員難堪便回答說:“是的,我也聽到過他的這句話,但是後來我立刻翻開我的法律書從頭到尾查找過一遍,發現其中沒有這一條。”

這個回答立刻逗得滿麵怒色的議員喜笑顏開,於是一場嚴重的糾紛就這樣被幽默的方式輕鬆地解決了。

劉邦順水推舟封韓信的故事也是一個絕妙的例子。

韓信攻占了齊地,欲自封“假齊王”,派使者呈報劉邦。劉邦怒形於色,使者麵色大變。這時身邊的謀臣勸劉邦要好好利用韓信。劉邦腦袋一轉,佯裝繼續發怒道:“大丈夫功城略地,就應稱王,怎麼要立假王?馬上封韓信為齊王!”話鋒一轉,事情便發生了完全的變化。

利物浦市郊的一家酒店內,一位顧客忽然發現啤酒泡沫裏湧出一隻蒼蠅。他惱火地直呼經理:“貴店的酒都是這樣嗎?”經理急步走近,見狀將侍者招來,顧客以為經理一定要對下屬大發雷霆,不免略顯尷尬。誰知經理沒有大聲訓斥,隻是嚴肅地告訴侍者:“可要記住,詹姆斯!今後請把啤酒與蒼蠅分開放置,由喜歡蒼蠅的先生自己將蒼蠅放進啤酒裏,你覺得怎樣?”四周的顧客不約而同笑起來,顧客的惱怒、侍者的沮喪也隨之一掃而光。

有理智涵養的人,大都具有幽默感,如果這種幽默感運用得當,常能在解決這種問題時,獲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中國人民的老朋友——美國記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八十誕辰的慶祝會上,周總理就巧妙抓住西方女士喜歡別人說她們年齡小的特點,並與中國稱“斤、裏”時比“公斤、公裏”數值小一半的情況聯係起來,於是就笑著要大家為斯特朗的四十“公歲”舉杯慶賀。滿座來賓聽後皆捧腹大笑,斯特朗則笑出了眼淚。周總理演講一開始便讓人感到興趣盎然,從而取得了成功。

要記得,幽默在人們生活中所起到的作用,不亞於水、陽光、空氣對於生命的作用。“對勞累的人們,幽默就是休息;對憂愁的人們,幽默就是解藥;對悲傷的人們,幽默就是安慰;對困境中的人們,幽默就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