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七章 李杭(1 / 2)

李杭,曾先後在美國、加拿大學習電影導演專業,現任李杭文化公司董事長。

22歲的李杭像所有同齡女孩一樣:精致妝容,穿戴時尚,快人快語;22歲的李杭又和大多數同齡女孩不同:阿瑪尼套裝、手袋、奔馳跑車……一流的行頭裝備遠遠超越了她的年齡。22歲的李杭在同齡女孩中是鳳毛麟角:6年前遠赴美國、加拿大留學,回國後自創李杭國際文化公司,公司一開門就將價值520萬美金的意大利古琴引入中國,現在她已經做了6個月的董事長,在籌備《中國現代名人手語》係列叢書,還要引進韓國著名時尚雜誌的中文版……

“還有一些高招兒不能透露!”李杭說這句話時眼波流動,生動鮮活,透露出她的其實年齡。

淘氣女生

李杭是個幸運的小女生,從小就特別淘氣,性格非常像一個男孩子,用媽媽的話說腿上就沒有不帶傷的時候。2002年春節,深更半夜她和朋友偷著開了一輛車到郊區去放炮,那天剛剛下過一場大雪,地上全都是冰,他們帶著整整一車的爆竹,開到郊區,拐彎的時候車翻了,幸運的是人沒事兒。當李杭從已經報廢了的車雖出來的時候,腿上身上都是傷兒,她有點害怕了。第二天一大早媽媽為她做了一桌子的菜,沒有任何的埋怨,但李杭一下子感到:這次幸運的車禍是一次警告,從那以後,她一下子長大了。

雖說很多幸運是一種偶然,但其中也存在著很多必然,李杭的爸爸媽媽從來也沒有去約束她個性的發展,遇到這樣的父母,更是一種幸運。在她留學之初,父母為他選擇的專業是經濟,剛到國外的時候,她有一種失去重心的感覺,找不到自我,父母挺狠心的。每天看著時鍾等待著下課。“我不喜歡看不到的東西,經濟專業就很抽象,而電影卻不一樣,它特別真實。”李杭說,於是她開始努力掙錢給父親打越洋電話,溯射也讓自己改變專業,當父親的口風剛剛有點鬆動的時候,她就自己做主去了溫哥華,到了溫哥華之後她才打電話告訴媽媽:“我已經到了溫哥華,我開始學習導演專業。”母親尊重了她的選擇。

進入電影的殿堂,讓李杭心中的熱情一觸即發,“電影教會我如何跟別人溝通,懂得包容各種不同,加快了我成熟的步伐,回國後媽媽鍋導我變化特別大。”李杭說。

自己偶然的選擇又為李杭帶來了一次幸運的機會,在一次溫哥華的音樂會上,她巧遇了斯特拉迪瓦裏協會的行政總裁李羚。兩個同樣來自北京的女孩一見如故,她們之間的對話帶給李杭很大的觸動,畢業回國後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注冊文化公司,推廣“本恩裏富什”名琴店裏最古老的一把琴。幾百年名貴古琴的代理權就這樣交給了一個尚未走出校門的女孩,李杭說,這也許是因為她總愛幫別人出點子的緣故。“我不是為了賺錢,就是愛想點子,好玩兒!我曾向他們建議:完全靠商業化推銷古琴是件挺困難也挺可惜的事情,不如拍一個紀錄片,多有文化意義!他們聽了很感興趣,逐步就有了信任。”李杭說。

22歲的她事業已經開始起步,是早熟,也是幸運。李杭卻說,在她看來幸福往往隻是瞬間的事情,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難處,最主要的是心態,這麼多年的經曆讓她有了一種寬容的心態,即使現在她是一個普通的打工妹,她也會快樂地向她的目標前進。“我的生活圍繞著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中心是高興,基本點是幸福一點和灑脫一點。”秉承這些原則,李杭每天快樂認真地生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