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八章 朱國凡(2 / 2)

朱國凡說自己年輕的時候也是個急脾氣,做生意一上手就想著掙錢。最早他在一個新建成的小區裏開了一家1元小吃店,打出的招牌是“葷也罷,素也罷,吃啥傲哈;窮也好,富也好,保你吃好。”開門第二天就關門了,原因是太火了。準備三天賣光的東西,一天就沒了。小小的店一個月能掙六七千塊。看著火火的生意,他有點坐不住了,每天拿著計算器在店裏計算,怎樣才能一天掙六千。於是他跑到一個大城市,在火車站租了一輛自行車,走街串巷地尋找發財的機會。

轉了幾天後,他找到了當地一個轉讓的飯店,開了一個魚頭火鍋店。前半個月都沒有生意,朱國凡又急了。喊來在當地上學的表弟,帶著他的同學在店裏當托兒,又滿街發20元的“代金券”。一個月後生意好了,第三個月的時候店裏已經爆滿了。

在徒步當中,朱國凡經常想起這些經曆,發現以往的成功有很多運氣的成分,做事之前從來沒有計劃,事情做起來後也沒想過發展。“從徒步中我找到一種塌實的感覺,做凡事再也不能憑拍腦們兒了,我從現在開始醞釀的越野俱樂部就是在為將來打基礎。

商人視線

朱國凡承認自己歸根結底還是個商人,他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要看到回報的,“我投入1塊錢是要賺到100塊錢的。”朱國凡說,這種思想貫穿他的言行,包括看似愛好的徒步旅行。

“這次騎自行車穿越是帶著目的去的。”朱國凡說。他要做一個沒有國界的足浴行業,而且他認為,隻有通過最原始的交通工具才能徹底地了解這些國家,最能發現商業機會,找到那些坐飛機找不到的新鮮感覺。比如他看到巴基斯坦現在的水平,相當於20年前的中國;再比如伊朗,國家很富有,但在日用品、小百貨和建築業方麵都很匱乏。這些也許都是他將來的商機。

每到一個國家他最主要的是和當地的商務參讚交流,一圈走下來,他的土耳其店已經談妥,馬上就要開業了,而且是同時開兩家。讓人不能不他的心計。

賭徒人生

“我從小就喜歡錢,一門心思想掙錢。”說這話時朱國凡臉上透出真誠。對錢的這般鍾愛源自他兒時的經曆。

10歲之前朱國凡沒有吃過肉,母親帶著他和兩個姐姐住在一個親戚家,在他10歲生日那天母親帶他去趕集,在街邊給他買了一碗熱氣騰騰的羊肉燴麵,他逸得直流口水,但還是把麵推給了母親,結果兩人就這樣推來推去,最後母親說:“我出去一趟。”他跟了出去,看見母親在街邊擦眼淚,他把母親拉回來吃麵,自己的眼淚也止不住地流了下來。這時候他許了一個心願:要讓母親過上好日子!可拿什麼讓母親過好日子呢?就得掙錢。從那天開始朱國凡做夢都在想怎樣掙錢,13歲就逃學開始了他的經商生涯。

朱國凡說在他的徒步過程中,最先也是最多想到的是他的生意,其次才是家人。他還說在商海中自己的優點不能太張揚,自己的缺點更不能太暴露,他願意隱藏起這一切,因為他要的是最後的成功。他很像一個賭徒,他能犧牲自己的所有,包括眼前的金錢,包括自己的個性,把這一切當作血本投人到他下一個事業中,他的全球戶外俱樂部,要在明年兼並50家的俱樂部,後年兼並50家旅行社,建造一個龐大的網絡。為了這個目標一點一點地鋪墊,一步一步地計劃,一項一項地實現,用他過去的一切去賭一個巨大的籌碼。

曾經有一位長者說:現代社會中,成功者往往是有野心並能一條道走到黑的人。朱國凡身上具有這種氣質。